郎溪讯:6月30日至7月5日,来自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支教团队深入郎溪县北港社区,开展为期6天的主题支教活动。十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将知识与关爱融入社区课堂,在第一天的支教活动中为数十名社区儿童带来了以经典名著《西游记》为核心的趣味文化课程、贴心的课业辅导以及丰富的互动体验,在社区内营造了积极向上、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
经典新讲,西游文化润童心
如何让传统文化经典焕发新魅力,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支教团队精心策划,将《西游记》这部家喻户晓的鸿篇巨制转化为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故事课堂。志愿者们不满足于简单的情节复述,而是深入浅出,结合生动的讲述、色彩鲜明的图画展示,甚至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重点剖析了孙悟空智勇双全、唐僧坚韧执着等主要角色的性格魅力与成长历程,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背后的勇气、智慧、团队协作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内核。课堂上,孩子们被情节深深吸引,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和片段,笑声与讨论声交织。
.jpg")

(图为支教老师进行《西游记》课堂教学)
学业护航,耐心辅导解疑难
在充分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的同时,支教团队也关注着他们最实际的学业需求。每天下午固定时段,志愿者们化身“学业辅导员”,针对孩子们在暑假作业中遇到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难题,进行一对一的耐心解答和辅导。他们注重解题方法的引导,而非简单地给出答案,鼓励孩子们独立思考,逐步攻克学习难关。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志愿者更是投入额外精力,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巩固学习基础。

(图为支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教学)
寓教于乐,互动课堂欢乐多
支教活动远不止于知识的单向传递,更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与表达能力。团队精心设计了多样化的互动环节,将学习融入趣味之中,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课堂专注力、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堂提问,激发思考:在《西游记》故事讲解过程中,志愿者们穿插了课堂提问环节。这些问题不仅紧扣故事情节,更注重引导孩子们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课堂上,孩子们常常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表达训练,自信展现: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团队特别设置了故事复述与分享环节。在志愿者们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西游记》的精彩片段,或者围绕故事主题进行简短的口头表达。这些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图为支教老师在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此次在郎溪县北港社区的第一次课堂支教实践,是支教团队践行社会责任、助力社区教育的一次温暖实践。他们以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为社区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经典文学和知识世界的窗户,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求知与向善的种子,为促进社区文化教育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知识的火把在传递中愈加明亮,服务的精神在奉献中历久弥新。
文字:孙斯晨刘睿豪
图片:胡冰张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