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乡村振兴和三下乡政策,2025年7月1日,安徽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青苗支教团的12位大学生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北港社区为几十个孩子讲了西游记和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片段讲解并且和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解决了一些书中的问题。此次支教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文学经典和红色文化的教学,使得孩子们在趣味学习中感受文化魅力,也让青年学子以实践担当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西游课堂启迪智慧
在《西游记》主题课堂上,支教队员针对6至12岁孩子的特点,生动讲述“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经典片段,并巧妙设计互动环节。支教队员引导孩子们思考孙悟空识破妖邪的智慧与唐僧坚持信念的力量。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在触摸经典人物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到勇敢、智慧与坚持的可贵,让古典名著不再是遥远的文字,而成为孩子们手中可触摸、心中可共鸣的鲜活传奇,懵懂的心灵初识了勇敢、智慧与坚持的可贵

(图为支教老师围绕《西游记》的互动回答)
红色经典厚植情怀
在《小英雄雨来》的红色文化课上,支教队员通过展示历史图片,生动讲述雨来在日寇威逼下守护八路军交通员的感人故事。孩子们被雨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誓言深深打动。课程特别设置“雨来的抉择”情景模拟环节,让孩子们在特定情境中体会雨来挺身而出的勇气根源。这堂深入浅出的课程,将家国情怀与少年担当悄然根植于孩子们心中,使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少年中传承。

(图为支教老师为同学们讲故事)
数日来,支教团以真诚与学识,为孩子们构筑了融汇文学滋养与红色传承的趣味课堂。孩子们在“西游”中初识智慧与勇毅,在“雨来”的故事里感悟责任与家国。青苗支教团此行不仅拓宽了乡村儿童的视野,更以青春实践为郎溪乡村教育注入活力,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奉献与担当。
文字:刘睿豪、孙斯晨
图片:胡冰、张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