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助力成长——安外青苗支教团郎溪支教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秉承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精神,服务乡村教育振兴,2025年6月30日,安徽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青苗支教团的12名成员赴宣城市郎溪县北港社区,开展为期六天的支教活动。活动以趣味游戏为引,设置多样课程并辅导暑假作业,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提升学习兴趣,也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体悟乡村教育的责任。
寓教于乐:智慧碰撞点燃热情
支教伊始,一场“智慧游乐场”迅速拉近师生距离。队员们针对6至12岁儿童特点,精心设计了“知识闯关”、“古诗文拼图”、“团队筑塔”等融合趣味与知识的活动。在知识闯关中,孩子们分组竞答科学人文题目,现场抢答热烈;古诗文拼图则将《静夜思》等名篇化为可触摸的碎片,使传统文化生动浸润。这些游戏有效打破拘谨,在欢笑中点燃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为后续课程奠定情感基础。

(原图为支教老师在与孩子们互动“猜字游戏”)
学业护航:耐心辅导化解难题
在激发兴趣后,暑假作业辅导有序展开。支教团将此视为服务乡村教育、助力成长的关键。成员们根据年级和学科需求合理分组,采取“集中讲解共性难题+个性化一对一辅导”模式。每天固定时段,队员们耐心陪伴,重在引导解题思路:通过画图解析数学题,联系上下文理解语文阅读,借助卡片记忆英语单词。针对普遍难点,如特定应用题或作文构思,还进行小型专题讲解。在保证合理任务量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鼓励其先尝试再求助。这种系统辅导有效帮助孩子们克服学习障碍,减轻压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原图为支教老师在对学生们进行一对一辅导)
六天时光,青苗支教团以真诚陪伴和专业态度,为孩子们带来知识与欢乐的交融。从趣味破冰到细致课辅,从特色课程到用心交流,孩子们在游戏中欢笑,在解惑中成长。大学生们也通过亲历乡村教育,深化国情认知与实践能力,坚定了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信念。此次活动不仅传递知识,更架起高校学子与乡村儿童的心灵桥梁,生动诠释了“三下乡”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核心价值,为郎溪北港的夏日增添了青春亮色。
文字:刘睿豪、胡冰
  图片:孙斯晨、张子婷
作者:张子婷 胡冰 刘睿豪 孙斯晨    来源:安徽外国语学院青年基层筑梦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推普润童心,共筑语言桥 ——合肥大学“共镌曙光”队在山头镇中心小学开展普通话推广活
  • 禁毒防艾教育从娃娃抓起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双团队联合开展社区宣讲活动
  • 笔墨传岐黄 彩绘润乡土:南昌健康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三下乡以中草药墙绘提升文化自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