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三下乡在行动:吉大学子社区宣讲刘胡兰与军民鱼水情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不朽红色基因,赓续伟大革命精神,7月6日,吉首大学人文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怀揣赤诚之心,走进吉首市向阳社区与石家冲社区,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本次活动不仅重温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精神,更深入挖掘了湘西大地上的动人军民故事,让红色历史在社区焕发时代光芒。
 
  故事宣讲: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宣讲现场,服务队成员们饱含深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两段感人至深的红色篇章: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精神永放光芒:队员们生动讲述了15岁的女共产党员刘胡兰面对敌人铡刀英勇不屈、慷慨就义的壮烈事迹。通过描绘她在敌人威逼利诱下坚贞不屈、高呼“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凛然正气,队员们深刻诠释了刘胡兰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宣讲强调,刘胡兰用年轻生命书写的“坚定信仰、视死如归”的精神,是激励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进的宝贵财富。
  “军爱民,民拥军”——湘西热土上的鱼水情深:结合吉首及湘西地区的革命历史,队员们深情讲述了发生在当地的动人军民故事。他们分享了红军长征过境湘西时,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得到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倾力相助的佳话;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湘西人民踊跃支前、军民并肩作战的感人事迹。这些本土化的红色记忆,拉近了历史与居民的距离,让“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深厚情谊在讲述中变得鲜活而具体。
 


多元形式: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为使宣讲入脑入心,服务队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
  手册传情:队员们向居民发放了精心制作的红色文化宣传手册。手册不仅收录了刘胡兰等英雄人物的事迹简介、精神解读,还特别增设了反映湘西地区革命斗争和军民团结的图文内容,成为居民了解本土红色历史的重要读本。
  问答明志:在气氛热烈的“红色知识有奖问答”环节,题目紧密结合宣讲内容,如“刘胡兰牺牲时年仅多少岁?”、“湘西人民在革命时期如何支持红军和解放军?”等。居民们,尤其是青少年和年长者踊跃参与,在问答互动中巩固了学习成果,深化了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一位参与问答的老党员感慨道:“刘胡兰的故事从小就听,但每次听都受触动。咱们湘西老百姓和红军的感情,那是血浓于水啊!”

 

  此次活动是吉首大学人文学院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的重要举措。青年学子们走出校园,深入社区基层:
  在讲述中感悟:通过准备和宣讲刘胡兰事迹及湘西军民故事,队员们自身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
  在实践中成长:活动锻炼了队员们的沟通协调、组织策划能力,提升了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
  在服务中担当:有效传播了红色文化,特别是弘扬了以刘胡兰为代表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湘西大地上的军民团结精神,为社区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了居民的爱国爱乡情怀。居民们普遍反映,这些源自课本和身边的故事,让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增强了作为湘西人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吉首大学人文学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以青春之名,担当传承之责。队员们用心用情讲述的刘胡兰故事与湘西军民情,如同播撒在社区土壤中的红色种子,必将生根发芽,激励更多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学院将继续引领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锤炼本领,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通讯员:刘钰彭心檬孙慧雯)

  
 
作者:刘钰 彭心檬 孙慧雯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三下乡”启征程,体医融合护星童
  • “三下乡”启征程,体医融合护星童
  •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以“深耕基层践初心,体医融合护‘星’梦”为主题,充分发挥体育学院和基础医学院的专业优势,将运动康复与医疗
  • 07-08
  • 三下乡安全'童'行:为乡村儿童撑起护蕾"保护伞"
  • 筑牢安全底线,赋能体育未来——吉大学子湘西支教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勿忘国耻强吾辈,红色教育润心田——吉首大学“心系旅农”社会实践团传递红色力量
  • “守护生命,急救先行”:吉首大学“心系旅农”社会实践团为乡村孩子送急救课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