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支教行,心灵共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通讯员 施禄)7月7日讯。邵阳学院赴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教育关爱服务团在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渡头桥中学里,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心理团辅课。此次课程以“同甘共苦”互动游戏为核心,旨在为孩子们搭建心灵交流的桥梁,助力他们在成长中学会相互尊重、理解,让支教的意义在心灵滋养中愈发厚重。
课堂伊始,支教老师便以亲切的笑容和生动的引导,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当讲解“同甘共苦”游戏规则时,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期待。他们按照规则,纷纷拿起纸笔,认真书写:“我(自己名字)要你(指定同学名字)做某某某(小任务)” 。这些任务围绕相互尊重、理解精心设计,既有 “邀请对方分享一件开心小事” 这类温暖交流,也有 “合作完成一个简单手影表演” 等趣味互动,既贴合课堂场景,又能促进同学间深度沟通。
图为:支教团成员主持团辅课。何惠琳 摄
游戏过程中,支教老师全程陪伴在旁。看到有的孩子因被指定任务略显羞涩,老师会温柔鼓励,引导其勇敢尝试;遇到任务执行时的小状况,老师又化身 “协调者”,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传递尊重与理解的信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孩子们逐渐放下拘束,积极参与互动。当接到任务的同学认真完成,收获伙伴们的掌声与笑容时,换位思考的种子悄然种下;当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合作任务,彼此眼神里的认可,让“理解”二字有了更生动的诠释。

图为:支教团成员正在读学生的纸条。杨欣洁 摄
此次心理团辅课,是支教团队深耕心灵教育的生动缩影。在常规知识支教之外,团队深知乡村孩子的心灵成长同样需要关注。通过 “同甘共苦” 这样的游戏,孩子们在互动中切身体会尊重与理解的力量,让支教课堂不再局限于知识传递,更成为心灵滋养的小天地。未来,邵阳学院赴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教育关爱服务团将继续以爱为帆,在支教旅程中探索更多心灵陪伴的方式,助力孩子们在成长路上,既收获知识,又拥有健康、温暖的心灵,让青春支教的意义,在一次次心灵互动中持续闪光,为孩子们的成长添上一抹明亮的色彩。
 
作者:施禄    来源:邵阳学院赴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召伯村“青春志愿,普语启航”教育关爱服务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手把手传急救技能,心连心筑健康防线
  • 手工黏土课:创意点亮童趣,志愿助力成长
  • 青春志愿行,武术展风采——邵阳学院学子武术操课堂活力开练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