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红魂寻根熔文脉,青衿躬行铸新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恩州驿,在山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启非遗文化探寻之旅,以青年视角解码传统技艺的时代生命力。
踏入展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石传拓技艺传承人赵法全向实践团成员系统介绍了馆内剪纸、拓画、泥塑、手工编织等非遗项目。为让实践团成员切身感受拓画魅力,赵老师现场指导成员体验完整制作流程:从洗碑清尘到铺设宣纸,从手腕松劲敲打使纸入字隙,再到拓包转圈匀墨、自上而下拓印。看似简洁的工序,实则处处藏着“匠人密码”——敲打时的力道控制、匀墨时的转圈节奏,都需耐心揣摩。成员们在反复实践中,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宣纸与碑刻的纹理,更感受到非遗传承人“慢工出细活”的匠心坚守。
“非遗是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实践团成员在体验后深刻感悟。此次活动不仅让实践团成员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技艺的精妙,更坚定了“活态传承”的使命意识。团队表示,将以青年之力搭建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桥梁,让剪纸的纹样、拓画的墨香、泥塑的形态在创新表达中焕发新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深厚的文化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