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夏小花爱心托管实践队”在华中青少年空间开展了以《再生建筑师》为主题的课堂,聚焦建筑发展历程的特色,带领参与者穿梭时光,探寻建筑与人类生活的深层联结,为建筑设计创新埋下思考种子。
课堂上,建筑历史如画卷般展开。从原始半地穴建筑木骨泥墙的精巧构造,到60 - 70年代土坯房就地取材的智慧,再到现代电梯房的利弊分析,丰富内容深深吸引着小朋友。他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投影上不同年代的建筑图片,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小手高高举起,纷纷抢着提问、分享奇思妙想。当讲到土坯房时,孩子们兴奋不已,七嘴八舌说起老家类似房子的趣事,稚嫩的话语里,满是对建筑与生活关联的新奇发现,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堂,得以跨越时空触摸不同年代人们的居住智慧,理解建筑随生活需求演变的逻辑,想象力与观察思考力在交流探讨中飞速成长。老师看到孩子们纯粹的好奇与创造力,深受感染,更清晰意识到以趣味方式传递知识、激发孩子探索欲的重要性,要在互动中摸索出更贴合儿童认知的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