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红色教育进课堂,“勿忘国耻”守初心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2025年7月7日,正值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为了贯彻落实对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湘潭大学金翼5·1·8爱心团队赴邵阳市绥宁县东山侗族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联合绥宁县东山侗族乡大坪村政府,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主线,为大坪村40余名小学生讲述七七事变的历史经纬,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爱国种子。
         在湘潭大学湘莲筑梦·竹教相绥实践团的暑期开班典礼上,大坪村唐书记曾多次向团队强调支教中要提高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意识,让“红色历史”走进孩子们心中。志愿者们牢记唐书记嘱托,在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这天,打造了一堂极具意义的红色教育课堂。
         在课堂上,团队成员通过一首《保卫卢沟桥》引入,以郑福来、顾诵芬、钱三强三位英雄的故事为主线,为孩子们讲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全过程与核心精神体现。“战士们不怕敌人的炮弹吗?”“是什么让他们做出这种行动?”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成员们结合《保卫卢沟桥》的歌词,用时间轴梳理、历史图片展示、情景剧片段演绎等形式为孩子们解答,使其对英雄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民族气节的认知更加深刻。
(图一:队员授课)
         为增强互动性,课堂设置了历史知识小竞赛的环节,孩子们踊跃回答问题,加深了孩子们对红色历史知识的理解;在课堂最后“写给和平的一句话”活动中,孩子们用彩笔写下“我要好好学习,保护祖国”等话语。团队成员们表示:“孩子们的眼神里有好奇,有感动,更有敬佩,这让我们觉得红色文化课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此次活动得到了当地村民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我们团队表示将以此次课程为起点,持续开展红色故事宣讲、革命歌曲学唱等活动,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校园代代相传。
(图二:学生回答问题)
         大坪村的孩子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山区环境中,对于新中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了解还较为模糊。团队成员们希望这堂红色文化课能够填补这一教育空白,通过将历史事件与少年儿童认知特点相结合,让红色教育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引导新一代青少年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作者:叶雪如    来源:湘潭大学金翼5·1·8团队爱心团队赴邵阳市绥宁县东山侗族乡暑期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数字赋能红旅焕新彩,赤梦深耕仙城助振兴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