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文艺点亮玉屏社区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为厚植青年家国情怀,以青春力量赋能中国式现代化,7月10日晚上七点,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钩深索隐”实践团走进重庆市涪陵区玉屏小区,举办“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文艺汇演。这场融合多元艺术、反诈科普与代际互动的活动,用青春活力搭建校社联动桥梁,为社区文化注入新活力。

红歌起笔,唱响家国深情
         活动在《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帷幕。实践团成员以饱含深情的演唱,将对党和国家的赤诚热爱融入每一个音符。歌声里,既有青年学子对红色历史的敬仰,更传递着以青春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瞬间点燃现场氛围,让居民们沉浸在浓厚的家国情怀中,也为整场汇演定下温暖而坚定的基调。

 (图为实践团成员表演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 实践团 摄)

活力舞蹈反诈演绎,趣味实用双赋能
          轻快节奏响起,《好运来》舞蹈活力登场。实践团成员用阳光姿态、灵动舞步传递对生活的热忱,感染着台下老人、孩童,不少居民跟着节拍轻晃身体,现场洋溢着欢快气息。

(图为实践团成员表演舞蹈《好运来》 实践团 摄)
         紧接着,“免费鸡蛋要不得”剧本演绎别出心裁。成员们通过情景互动,还原诈骗分子“送鸡蛋引诱 - 套取信息 - 实施诈骗”的完整套路,生动展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现实逻辑。居民们在笑声与惊叹中,深刻记住“不贪小利、核实信息、及时报警”的反诈要点,实现文艺演出与安全宣传的巧妙融合,让反诈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表演“免费鸡蛋要不得“情景剧 实践团 摄)

童声青春和鸣,共绘社区温情
         实践团成员牵手玉屏小区小朋友,合唱经典《Do Re Mi》。童声清脆稚嫩,青春声线明亮温暖,不同年龄的声音交织,似一幅温馨的代际互动画卷。排练时,大学生耐心教唱、小朋友认真模仿的画面,让社区充满童真与朝气;演唱中,纯粹的歌声传递纯真美好,展现青春力量对社区童真的守护,更让“共建共享”的社区温度触手可及。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玉屏小区小朋友一起合唱《Do Ri Mi》 实践团 摄)

合唱收尾,凝聚奋进力量
         全体实践团成员合唱《歌唱祖国》,激昂旋律点燃全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声里,是青年对祖国的礼赞,更是愿以青春挺膺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的誓言。居民们深受感染,自发跟着轻声哼唱,爱国热忱在社区广场流淌、凝聚,将汇演推向情感与精神的双重高潮。
 
(图为实践团所有成员《歌唱祖国》大合唱 实践团 摄)

校社同框,书写青春担当
         汇演尾声,实践团与玉屏小区居民拍下闭幕式大合照。镜头里,老人的笑意、孩子的童真、实践团成员的朝气交融,定格校社联动的温暖瞬间。此次文艺汇演,是外国语学院实践育人的生动实践:既让青春力量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以文艺赋能基层文化建设,通过反诈科普守护居民权益、用艺术互动拉近代际距离;又引导青年在服务社会中领悟“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不是宏大概念,而是扎根社区、守护民生、传递温度的具体行动。
 
(图为实践团所有成员与玉屏小区的部分居民合影 实践团 摄)
             未来,“钩深索隐”实践团将继续以青春为笔,书写校地协同发展新篇,让“挺膺担当”的青春力量,持续点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图景。
 
作者:魏芳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江西师范大学实践队三下乡实践行: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教育
  • 青春“织”约田野间专业赋能助振兴 ——湖南工程学院学子赴岩壁村开展葡萄产业帮扶实践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