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中旬,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社团联合会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微尘小队前往中国湿地博物馆和西湖博物馆开展“探自然奥秘,筑生态梦想”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微尘小队的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使命。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参观与学习,深入了解生态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青春力量。
博览湿地,走近生态。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微尘小队首先抵达了中国湿地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东南部,以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不仅承载着湿地生态文化的精髓,更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步入博物馆,观众将被引领进入一场湿地生态的奇妙之旅。博物馆内部分为四个主题展厅: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湿地厅、西溪湿地厅,以及多个专题展厅。这些展厅通过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图文展示等多种方式,生动展现了湿地的独特魅力、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其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创意展示,遍阅湿地。通过多媒体数字技术与逼真的湿地景观完美结合,使小队队员们仿佛置身于湿地环绕的奇妙世界;湿地与人类厅则通过创意设置,如人类手掌托起地球的造型,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面临的危机类型;中国湿地厅则以壮观的中国湿地五大类型模型、典型湿地复原景观和超大屏多媒体技术体验;西溪湿地厅则聚焦于我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介绍其传统文化、历史演变及保护成就。
互动模拟,生态课堂。在这里,小队队员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生动的生态课堂。通过馆内丰富的图文展示、互动体验区以及逼真的生态场景模拟,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湿地的定义、类型、功能及其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地位。特别是当站在巨大的湿地生态循环模型前,看着水循环、生物链等复杂而精细的过程被直观呈现时,大家无不惊叹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与生态平衡之美。
西湖集萃,领略生态。随后,微尘小队去到西湖博物馆总馆进行参观、学习。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作为一座综合型博物馆,涵盖了三大馆区(西博馆区、南宋官窑馆区、名人馆区),总面积达到12.13万平方米,其中场馆建筑面积为2.40万平方米。自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湖泊类专题博物馆,更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展现了其在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研究及展示方面的卓越成就。
西湖自然,遗产保护。西湖博物馆总馆不仅是展示西湖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殿堂,更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又一重要场所。在博物馆内,队员们被一幅幅精美的历史画卷、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展品深深吸引。小队队员们不仅了解了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深刻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保护之情。特别是在“西湖生态保护”展区,一系列关于西湖水质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案例,让队员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与希望。
随着夕阳西下,微尘小队的中国湿地博物馆与西湖博物馆总馆之旅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收获了丰富的生态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得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从点滴小事做起,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继续探索自然奥秘,传播绿色理念,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文案:邢桂清
拍摄:彭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