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4年7月15日,英地制宜社会实践队走访茶叶育种基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研所),队员们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茶艺介绍师、品种选育科技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切身感受茶人的匠心独运。在与品种选育科技工作者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茶叶的选育过程,领悟大自然的神秘与魅力。
英地制宜社会实践队合影
陆羽的《茶经》有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研所作为广东省内唯一一家从事茶叶学研究的省级综合性科研机构,围绕茶树种质资源与育种、生态栽培、茶叶加工、茶叶功能成分与健康、
茶叶精准营养与大健康等方向开展研究。其中,开展英红九号的“品种、品质、品类、品位、品牌”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是“英红九号”茶树品种选育者、公共品牌创建者,核心技术原创者。
七月初,正是茶树芽叶生长的好时机。步入茶研所,放眼望去,夏山凝翠,绿意喜人。队员们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交谈中了解到,“责任、文化、技术、挑战”是他们发展茶产业的四大核心支柱。从源头严控茶叶质量,借助新技术提升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优良品种、生态栽培技术,茶叶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及装备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正推动着茶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茶研所生产基地茶农采摘夏茶
茶研所生产基地新鲜采摘的茶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种师认为育茶不外乎如此。因地制宜,以心育茶是他们的智慧结晶和深情寄托,他们深知每一片土地都有其独有的性格与韵味,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口感与香气。感悟茶道的精髓,并融入日常的育茶工作中。未来他们也将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底蕴相结合,不断培育出更加优质的茶叶品种,推动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实践队队员体验摘茶
通过茶艺介绍师的热情讲解,我们了解了白茶、红茶、黄茶等茶叶的特有属性和制作工艺,在茶叶品种的开发过程中,通过生化分析和光谱测定来量化营养物质和成分,结合专业感官审评来评估风味和品质的多维属性。在此过程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每一种茶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感受那份来自自然的馈赠。
茶艺师向队员们展示泡茶过程
由于茶研所地处乡村,在传播与宣传方面略显薄弱。在新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下,茶厂如何“破圈”,使得茶研所这一招牌,不止于业内流传,而是辐射中华大地各处,让更多人了解南粤茶文化,成为目前茶研所进一步发展主要需求。
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海强向队员们讲述公司概况
针对负责人的需求,结合英红镇所提出的红色引擎·推动百亿红茶产业发展。本团队提出深化优质服务,引入大学生设计元素和创新宣传策略,吸引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为英德红茶探寻高质量发展道路出一份青年之力,彰显“青年担当”。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茶研所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勇气,描绘一幅绿色与科技交织的画卷,书写现代农业的辉煌篇章。展望未来,英地制宜社会实践队也将继续关注农业科技发展动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贡献青春力量,以点茶为金助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期待未来通过创新营销策略与多渠道传播,使英红九号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