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9日,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团委学生会遇“践”红色足迹志愿服务队以“赓续红色文化,筑梦青春远航”为主题,在南宁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小朋友回答问题

队员协助画画
7月15日,团队在陈西村文明实践站开展“寻红色记忆,筑青春梦想”红色精神教育主题课堂活动,由队员岑怡香主讲。她向小朋友讲解和介绍红色精神的体现与传承,讲述长征故事,与小朋友们共同感受长征精神,并通过知识问答加深印象,共同探寻长征精神所蕴含的价值以及长征精神的传承之于赓续红色文化的意义。
下午,队员赵誉带领小朋友们认识红色英雄人物,与小朋友们通过画笔将红色英雄形象呈现在白纸之上,描画人物栩栩如生,神态活灵活现。课上活泼生动,队员们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红色文化,共同描绘红色英雄。
观文物感富强,追英烈继遗志
队员观看文物回流之路
工作人员讲解炮台往事
7月16日上午,团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参观“国宝沉浮: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展览用“聚首盛世"“吉金耀采”“妙相重光”三个篇章,聚焦圆明园珍宝、青铜器和佛像三类回流文物,呈现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反映文物流失的曲折历程和回归的家国情怀。
16日下午,志愿服务队前往南宁市人民公园,参观革命英雄纪念碑与镇宁炮台。在纪念碑前,队员们观看碑文,默哀追思,深切缅怀。队员们到达镇宁炮台,了解其历史背景与防御功能,聆听其汩汩血泪故事。
学习中华文化,奋进时代新篇

问答活动现场
19日上午,志愿服务队在陈西村操场组织“中华文化知多少”问答活动。本次活动共设五项游戏环节和最终颁奖环节,每项游戏由两位队员共同主持。小朋友们敢于尝试,乐于思考,认真体会题目背后所蕴含的价值。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探寻红色足迹,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开设红色课堂,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