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蓝的海天之间,有一座岛屿静静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那就是山东威海的刘公岛。这片承载着甲午海战沉重记忆的土地,如今已化作一座生动的红色教育基地,吸引着无数学子前来探寻历史的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精神。2024年7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新麦场精神”实践队前往威海刘公岛并化身讲解员用青春与热情,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青春誓约鸣甲午,历史重担肩上扛
7月的刘公岛,海风轻拂,草木葱茏。在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土地上,实践队以讲解员的身份,走进甲午海战博物馆,用青春的声音唤醒沉睡的历史。活动前夕,实践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从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役过程到人物故事,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无误。实践队员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讲述一段历史,更是传承一种精神,一种不畏强敌、勇于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珈芮 供图
悲壮历史诉衷肠,甲午风云再回响
甲午海战博物馆,这座被誉为“20世纪中华百年建筑经典”的展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学生们一踏入展馆,就被那高耸的北洋海军将领雕像所震撼。雕像中的将领手持望远镜,目光坚毅,仿佛仍在凝视着远方的海平线,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在讲解过程中,实践队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资料,将甲午海战的悲壮场景一一展现在游客面前。从北洋水师的成军到黄海海战的惨烈,从威海卫保卫战的坚守到《马关条约》的签订,每一个历史片段都让人深感震撼,也让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图为邓世昌手持望远镜目光坚定凝视远方,守护远方海平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珈芮 供图
先辈精神照前程,红色精神永流传
“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刘公岛时的殷殷嘱托,如同春雷般在实践队员心中回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份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在讲解过程中,实践队不仅讲述了历史事实,更融入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和期望,让游客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于青年一代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
图为甲午战争期间,村民被迫四处逃难分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珈芮 供图
互动体验悟真谛,历史对话心连心
为了让游客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甲午海战的惨烈与悲壮,博物馆内还设置了一系列互动体验项目。实践队引导游客们参观复原的战舰模型、体验炮台射击等互动环节,让游客们在参与中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实践队还组织了“我与历史对话”主题活动,邀请游客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许多游客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历史的重要性和红色精神的伟大意义。
图为实践队员为游客们讲解民族英雄邓世昌。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珈芮 供图
青春使命勇担当,红魂闪耀新时代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与缅怀,更是一次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这次活动,实践队成员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投身到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将继续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甲午回响,红魂永续。在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土地上,一群年轻的大学生讲解员用他们的青春与热情,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传承着那份永不褪色的红色精神。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和期望,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通讯员:冯珈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