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上发挥青年力量,巢湖学院大学生摄影协会暑期“三下乡”调研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奔赴素有“山羊之乡”美誉的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参与当地第十四届山羊美食文化节暨第三届唢呐文化艺术节,并通过居民采访、调查问卷、采访政府相关人员、参观当地特色山羊产业等多种形式深入调研山羊产业,为其发展出谋划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旨在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临泉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山羊产业,将其作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实践团队在出发前,深入研究了相关政策,为调研活动明确了方向。
实践团队成员们首先深入临泉县的各个村落,展开居民采访调查。他们走进农户家中,与养殖户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流。
一位养殖户感慨地说:“国家政策好啊,鼓励我们发展养殖,但我们缺乏资金扩大规模,也担心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团队成员们认真倾听,并详细记录下每一个问题。
在问卷采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更是不辞辛劳,走遍大街小巷,收集了大量宝贵的数据。许多居民表示,虽然临泉山羊名声在外,但品牌推广还不够,希望能有更多的渠道让外界了解临泉的优质山羊产品。

(调研实践团成员向当地居民了解居民所需 姚鹏远 提供)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临泉县山羊产业的整体规划和政策支持,实践团队与政府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
政府工作人员介绍道:“我们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养殖补贴、贷款贴息等,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同时,加强了质量监管,确保临泉山羊的品质。但在产业升级、品牌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实践团队成员们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了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等建议。政府人员对这些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将认真研究采纳。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团委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姚鹏远 提供)
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当地的规模化养殖场以及销售市场。
临泉县的山羊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呈现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趋势。目前,全县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基地和养殖户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在养殖技术方面不断创新,引进了先进的养殖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山羊的养殖效率和品质。
加工商店内,店员们熟练地操作着工具,将新鲜的羊肉加工成各种美味的食品。从传统的羊肉汤到精致的羊肉制品,丰富的产品展现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临泉县的非遗山羊毛笔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销售市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临泉山羊的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
(实践团成员采访加工店店主 姚鹏远 提供)
经过对大量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实践团队发现临泉县山羊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不高、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一是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山羊养殖的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养殖效益;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羊肉深加工,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三是加强品牌宣传,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讲好临泉山羊的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加强产业融合,推动山羊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团队成员们精心撰写了调研报告,并向当地政府和企业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临泉县的山羊产业发展之路还在继续,而实践团队的同学们也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成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临泉县的山羊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姚鹏远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