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三下乡:五彩燃希望,课堂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14     阅读:
安徽学子三下乡:五彩燃希望,课堂助振兴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当涂实践队来到了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清源社区居委会开展五彩课堂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绘画艺术,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多彩世界的窗户,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在这里实践队员对当地孩子做了充分了解,为课堂形式做好规划。在课堂开始前,社区举行了开课仪式,给予了五彩课堂的肯定和鼓励。
 
图为五彩课堂开课仪式。
  活动前期,实践队员精心策划,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课程设计、物资准备、志愿者招募等。课程内容围绕“五彩课堂”主题,设计了基础绘画技巧教学、色彩理论学习、创意绘画实践等环节,力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还准备了丰富的绘画材料,如画纸、彩笔、颜料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拥有足够的创作工具。同时,对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进行了专业培训,包括绘画教学方法等,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引导孩子们进行绘画创作。
  上课形式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式,通过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环节,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绘画中学习了知识,也增强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考虑到每个孩子在绘画能力和兴趣上的差异,计划提供了个性化的指导,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创作。这种尊重个性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除了绘画教学,实践还组织了文化分享会,邀请当地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与孩子们分享乡村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也加深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图为实践队员辅导小孩绘画。
  实践队员课堂期间还展开了单方面辅导,旨在针对个别孩子在绘画技巧、创造力或是情感表达上的特殊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深入的指导。一旦发现需要单方面辅导的孩子。会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和兴趣所在。实践队员通过与孩子对话,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孩子在绘画上的强项和弱项,以及他们的情感状态,为接下来的辅导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计划。教学群体的因素,实践队员课堂上也进行了丰富的小游戏与孩子互动,五彩课堂绘画主题开展小游戏是增强学生参与度、激发创造力、提升绘画技能的有效方式。通过游戏化的学习过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艺术,提升绘画兴趣。
  本次实践深刻感受到艺术教育对乡村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然而,也意识到乡村教育资源的有限和艺术教育普及的难度。希望未来能够与更多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合作,共同探索乡村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乡村儿童提供更多接触艺术、表达自我的机会。“五彩课堂”不仅是一次短暂的下乡活动,更能够成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股持久力量。让艺术的种子在乡村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五彩之花。
  今天,实践队来到了清源社区居委会,来到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队员们仿佛能感受到知识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在这里进行三下乡的活动,同学们都无比的支持实践队,实践队员也没有愧对于他们的期望。进行三下乡活动的展开不仅仅是一次出行,更是实践队员对乡村振兴这个伟大战略的一次深层次的感悟,让队员能够清楚的明白国家进行这个战略的决心与毅力以及更大力度支持乡村振兴与三下乡活动的展开。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职责感和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供给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本事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知识只有为人民服务才能彰显功绩,大学生只有服务社会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年轻的我们要勇敢地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总之,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既充实有很有意义。
 
 
图为学生作品展示和实践队员合影。
  本次“五彩课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带去了艺术的启蒙,也为志愿者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艺术教育的力量将照亮更多乡村孩子的未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伟大事业。
作者:陶忠佳 陶媛 高艺轩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心若向阳 万物生长”——望曦二营day1
  • “心若向阳 万物生长”——望曦一营day1
  • 预防老年疾病,助残活动
  • 三下乡里做调研,摸清乡村健康线
  • 逐梦青春,“乡”约甘溪
  • 矿大学子深入乡村探发展,付寒乡经济调研显担当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