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6日,
东北大学材料学院赴辽宁四市社会实践团来到辽宁沈阳、抚顺、鞍山、本溪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工业强国的壮丽征程和锦绣前途,向先进的工人模范学习,感悟工业精神,体会工业文化的魅力。

图为实践团与抚顺露天矿博物馆合影。通讯员赵振翔 供图。
学习百年工业强国路
实践团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红梅文创园感受百年工业道路和岁月的沧桑巨变。中国工业发展是一段由落后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历程,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道路。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工业发展历史,实践团成员们从中感悟国家工业飞速发展的民族自豪之情,增进历史使命感,激发着爱国热情和创新意识,学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坚强与韧性。
图为实践团参观中国工业博物馆。通讯员赵振翔 供图。
探寻新型工业化发展实例
新型工业化是高端化的工业化、智能化的工业化、绿色化的工业化。在鞍山和本溪,实践团了解鞍钢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感受绿色、资源、创新的发展道路。在抚顺,实践团学习西露天矿的综合治理的绿色蝶变,了解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在沈阳,实践团着眼于铁西区的百年变迁,体会时代与政策巨变下老工业区浴火重生的发展历程,学习工人阶级砥砺奋进、自强不息的不朽历史。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鞍钢博物馆合影。通讯员李家骐 供图。
与一线劳动者交流学习
在本溪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有幸采访到本钢集团北营公司VOCS项目刘经理。他说我们在工作中最重要的精神品质是责任和担当。工人们的吃苦耐劳和团结互助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值得学习的。他还鼓励我们要脚踏实地、勤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完善知识。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钢铁产业一线劳动者交流学习。通讯员解耀阳 供图。
探寻模范事迹与工业精神
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罗阳等模范典型的事迹,并探寻工业精神的本质与内涵。工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向着工业强国的目标迈进,新一代青年也一定能接续使命,勇往直前。新的起点上,青年们要继续感悟工业发展底蕴,弘扬中国工业精神,把工业文化和工业精神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图为“崇尚航空荣誉,打造劳模文化”宣传栏,拍摄于沈飞航空博览园。通讯员赵振翔 供图。
通讯员 赵振翔 李家骐 解耀阳 任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