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2日,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浦口区农业产业园节水技术应用效果调研及科普小分队”赴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开展“2024年江苏省大学生在行动暨千乡万村”活动。实践团五位成员于上午抵达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汤泉农场,开始回收提前与社区人员沟通,发放给农户的调查问卷。为了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实践队在农场内外设立了多个问卷回收点,逐一进行回收与整理。

图为团队成员在汤泉农场与工作人员对接
实践队成员首先与农场的管理人员进行了简短的交流,确认了回收工作的细节安排,并获得了他们的支持与协助。随后,团队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回收农场内的问卷,另一组则前往农场周边的社区进行回收。每一位成员都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展开工作。为了确保每份问卷的完整性,团队成员均细心核对了问卷的填写情况,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特别是在与居民交谈时,团队成员均保持耐心和礼貌,确保其的反馈能够准确反映真实的情况。
下午,实践队的两位成员分别在汤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村民们进行科普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农业节水技术”和“走进新污染物”两个主题,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团队成员闫雨桐针对“农业节水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首先讲解了节水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几种常见的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及土壤保湿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她还特别强调了如何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节水措施,并展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节水小技巧,例如如何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来减少用水量。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民交谈并回收调查问卷
团队成员钱正哲则专注于“走进新污染物”的话题。他介绍了新污染物的定义和现状,解释了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他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新污染物,如微塑料、某些化学药品和工业废弃物,并讲解了这些污染物如何通过不同途径进入生态系统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钱正哲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示,帮助村民们更好地理解和识别新污染物的来源,并提供了实用的防范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科普讲座
在科普讲座进行的同时,团队的其他成员忙碌地为村民们发放科普宣传手册。这些手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涵盖了讲座中的重点知识点以及其他相关的科学信息。手册不仅详细介绍了“农业节水技术”和“新污染物”的相关知识,还提供了实用的生活建议和小贴士,方便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参考和使用。

图为村民翻看科普宣传手册
通过这次活动,实践队不仅向村民们普及了重要的科学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村民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反映了他们对科普教育的渴求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我们相信,这些讲座和手册将对提升社区居民的科学素养和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践队也通过这次活动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科普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素材和方法。

图为团队成员与汤农社区工作人员以及指导老师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