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三下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8-27     阅读:
安徽学子三下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在夏日的热烈阳光下,一群怀揣梦想与激情的青年大学生,踏上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因共同的目标——用普通话搭建沟通的桥梁,助力乡村振兴,而紧密相连。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青春与责任的交响,一次语言与梦想的碰撞。

启程:梦想照亮前行之路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提高乡村居民的语言能力,特别是普通话水平,成为了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组织大学生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群大学生,带着对乡村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

深入:走进乡村,了解需求

抵达乡村后,大学生们没有片刻停歇,立即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他们首先通过走访农户、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深入了解乡村居民的语言使用现状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部分老年人由于历史原因,普通话水平较低,难以与外界有效沟通;青少年虽然具备一定的普通话基础,但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练习机会;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普通话教学难以普及……这些问题,如同一座座需要跨越的大山,横亘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行动:精准施策,因材施教

面对这些问题,大学生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他们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乡村居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老年人群体,大学生们耐心细致地教授他们基础的普通话发音和日常用语,同时结合乡村生活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互动活动,如普通话绕口令比赛、乡村故事分享会等,让老年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普通话水平。

对于青少年群体,大学生们则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他们组织了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鼓励青少年大胆上台展示自己。同时,还开设了普通话辅导班,为青少年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此外,大学生们还积极与乡村学校合作,为孩子们捐赠图书、教学设备等物资,改善乡村教育条件。他们还与乡村教师共同备课、授课,将普通话教学融入日常教学中,让普通话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伙伴。

成果:语言之花遍地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学生们的辛勤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乡村居民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顺畅。老年人不再因为语言障碍而感到孤独和无助;青少年则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乡村学校的普通话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乡村居民对普通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认同感,他们开始主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虽然“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但大学生们的青春奋斗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深知,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因此,他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事业,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同时,他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而奋斗。

结语:

青春扬帆,语言筑梦。在这场充满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乡村未来!
                                                                                                                                                                                                                                                                       通讯员:张瑞哲
作者:张瑞哲    来源:自编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浙江万里学院“田野青春,筑梦深甽”实践队助力深甽镇乡村振兴,共筑“2024年深甽镇乡
  • 助力宁海普格周,共绘民族团结新篇章
  • 开启红旅新篇章,共筑乡村振兴梦
  • 安徽学子三下乡: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