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重温井冈峥嵘岁月,探寻乡村振兴路径

发布时间:2024-09-05     阅读:

  2024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全国遴选自五月下旬启动,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团委积极宣传,会计系党总支认真组织,于暑期初,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公布了《2024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入选团队名单》,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会计系“红色筑梦”社会实践团成功入选。

久有凌云志,初上井冈山

  团队一行14人满怀憧憬,于8月10日下午抵达井冈山,开展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17所高校18支团队齐聚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庄重的开营仪式拉开了本次实践活动的序幕。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浓厚红色是历史底蕴,茫茫绿色是生态亮点。初上的井冈山的团队成员们,在红色与绿色的交织中,感悟革命的力量,感悟红军的伟大。在基地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学习党史,加深对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的理解;学习唱红歌,在朗朗上口的歌词和振奋人心的节奏中,彷佛眼前出现军民鱼水情的画面;八角楼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也点燃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编草鞋的体验课程更是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艰辛,粗糙的草鞋却支撑着他们走着最坚定的道路。各高校师生为革命先烈敬献花圈,我们只知道个别人的名字和故事,但他们所有人都永垂不朽,是民族的脊梁。

  基地照片

图为团队编草鞋合影展示


探乡村现状,思振兴路径

  团队成员踏入”红色“征途,也在谋求”红与绿“的融合,思考如何将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与乡村的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协同联动。在物理层面,井冈山是一块片区;在价值层面,井冈山是研究党史的重要资料库,为革命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思考如何将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如何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活水”,促进当地经济水平、乡村发展面貌等更高质量发展。团队成员先后到达神山村、古田村、草坪村进行实地调研,参观村庄,对话村官,走访村民,发放调研问卷等,获得一手资料,了解现阶段井冈山农村地区存在的优点与不足。成员们也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体验了打糍粑,原来小小的糍粑需要花费很多力气,懂得了劳动的珍贵。

  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

实践开新篇,直播初体验

  团队成员们用脚步丈量井冈山,也用行动点亮青春。走出乡村,了解乡村之外产品销售现状。在江西省乡村振兴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运营(体验)中心,成员们与工作人员积极沟通,了解产品的供应渠道、种类、销量等,并参与到选茶、泡茶、品茶的学习和体验过程中。此外,团队参观井冈山直播经济大楼,联系鑫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认真了解农产品特点,学习直播带货,体验直播助农,为农产品的销售注入青春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明白,其实”井冈山“这三个字就是当地最大的特色和品牌。比如,看到红米,吟起”红米饭那个南瓜汤呦“,脑海里出现红军战士们苦中作乐的场景。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仍是重点工作,打造优质农产品,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形成红色资源和乡村发展的联动效应。

  团队成员进行直播体验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本次井冈山之行,”红色筑梦“社会实践团探寻红色踪迹,重温峥嵘岁月,学习井冈山精神,汲取前行力量;实地进行乡村调研,体验直播助农,用理念指导行动,以行动完善认知,思考乡村发展与红色资源融合优化之路。本次社会实践虽已落下帷幕,但为实践团队所带来的影响却是长长久久的,充实的行程、美好的情谊,一路所见所闻,都凝结为珍贵的记忆,指引红山学子奋进在新时代的广阔征程上勇毅前行,踔厉奋发!

  团队成员合影

作者:贾婷婷、陈阳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会计系“红色筑梦”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烟台理工学院学子“三下乡”:以乡村振兴,促民族复兴
  • 社会实践心得(四)
  • 暑假来临之际,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建了一支充满热情与活力的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旅程,旨在深入了解溧阳市乡
  • 09-06
  • 社会实践心得(三)
  •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经济与金融学院的“金融赋能乡村,‘新’意着墨振兴”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溧阳,就金融方面展
  • 09-06
  • 社会实践心得(二)
  • 在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有幸作为金融赋能乡村,“新”意着墨振兴团队的一份子,和同学院的水之子们一同来到常州市溧阳
  • 09-05
  • 社会实践心得(一)
  • 在这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暑假,我有幸参与了“新‘意’着墨振兴”乡村振兴实践团,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通过参与中国农业发展银
  • 09-05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