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代代相传,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着国家民族历史、见证着传统文化的辉煌,传承和弘扬非遗是一项代代相传的工作。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遗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鼓励“非遗进校园”。这次扎染的课程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新时代光彩。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宁波财经学院的学子们带着满腔的热情与爱心,踏上了前往台州温岭的旅程,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义教活动。此次活动由该校精心组织,旨在通过教育的方式,为当地的“小候鸟”们带去知识与欢乐,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年7月12日在温岭的一所学校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扎染课师的带悄悄拉开了序幕。来自宁波财经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周欣怡老师到来了这扎染课程。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和亲和力,迅速吸引了小候鸟们的注意。她精心准备了湿纸巾、皮筋等简单而实用的材料,将复杂的扎染技艺化繁为简,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的魅力。
课堂上,周老师首先向小候鸟们介绍了扎染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随后,她耐心地示范了扎染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从折叠、捆绑到染色,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晰明了。小候鸟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的光芒。

图为周老师向孩子们讲解如何扎染 单彤彤摄
在周老师和其他老师们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动手尝试起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折叠湿纸巾,用皮筋扎出各种形状和图案,然后将其浸入事先准备好的染料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单调的纸巾逐渐变得色彩斑斓、图案各异。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相互之间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灵感。

图为周老师和生活老师指导孩子们 单彤彤摄
通过这次扎染课,小候鸟们不仅学会了扎染的基本技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穷乐趣。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珍贵的记忆带回家乡,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和收获。

图为孩子们开心地展示自己的扎染成品 单彤彤摄
宁财学子三下乡的老师们也表示,此次支教活动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公益的价值。他们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送去关爱与温暖。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