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无人机采茶新时代: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团队引领茶业变革

发布时间:2024-10-07     阅读:
“使用无人机采摘效率大幅提升,有效保证了鲜茶叶质量。期待这项技术能够尽快投入实际应用,为茶农带来更多好处……”体验过河南理工大学研发的无人机智能采茶系统的茶农纷纷竖起大拇指。                       
                                                                           
近日,一项改变传统采茶方式的新技术正悄然兴起。来自河南理工大学的师生组成的“飞采云茶”团队,首创了基于高光谱识别的智能无人机采茶系统,正解决采茶行业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他们用实际行动助力社会生产与发展,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推动茶产业走向智能化,为茶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初心萌芽创意启航。长期以来,传统人工采茶方式的低效性一直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在一次暑假期间,该团队学生深入茶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现茶叶采摘环节中传统的手工采摘效率低下、劳动成本高、名优茶生长采摘期短等问题。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团队发现目前采茶工大多为中老年人。在采摘过程中,特别是在特殊陡峭的地势条件下,他们容易发生诸多意外。针对以上问题,团队下定决心研发一款主要聚焦于高山名优茶种高效采摘的采茶机械,这也是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团队研发该产品的初心。
潜心钻研千锤百炼。据了解,团队成员来自多个学科领域,在经过反复试错尝试后,他们决定采用无人机为整体机械架构。团队历经百余次市场调研、实地试飞测试、产品优化升级、线下交流讨论和专业老师指导,先后前往河南信阳近十个核心产区和茶叶种植基地,走访近百家茶农,最终自主研发出了第三代基于高光谱识别的智能无人机采茶系统。采茶无人机凭借先进的高光谱识别技术和改良蚁群算法规划最佳路径以及创新设计的虹膜剪切机构,可实现对茶芽的精准识别、迅速采摘。
技术创新亮点纷呈。目前世面上的大部分采茶机械主要都是针对大宗茶进行采摘,且采摘效率和成功率均有待提升,而“飞采云茶”则通过独有的高光谱识别技术、虹膜剪切机构、伞系挡风装置等协同合作,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目前,无人机识别精度可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比初代产品精度提高了二十余个百分点;采摘一芽名优茶所需的时间较初代产品节约了三分之一左右;采摘成功率和采摘完整度与世面上同类采摘机械相比遥遥领先。作为市面上首个无人机采茶系统,其特有的机械结构可适应高山丘陵等复杂地理环境。此外,该系统还配备了智能供换电装置和数据监测平台,以便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团队从项目研发至今历经六次实地采摘试验,将无人机采摘与人工方式进行了全方位对比。其中,团队在杭州西湖龙井村进行了三亩茶田的试验采摘,预计与人工相比节约成本近五成。采用无人机进行作业,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采摘效率、降低成本,此外,由于避免了因天气变化导致的采摘延误风险,茶农们的收益也将变得更加稳定可靠。                   
实际应用指日可待。据统计,截至目前,产品已与多家茶叶合作社成功签订3份采摘意向合同和1份产品联合开发协议,覆盖面积达近千亩,涉及金额达二百余万元,预期明年将投入大规模生产应用。据茶农反馈,使用无人机采茶可以有效解决采摘旺季人工效率低、采摘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浪费,以及在高山丘陵等复杂地形下采摘容易发生危险等问题。他们期待“飞采云茶”能早日投入实际生产,以满足当前市场对高品质名优茶叶的需求。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赛博秦佣:创新传承兵马俑文化,绽放古老传奇之光
  • 夏日暖辉社区行动团|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凤凰街道朱穆社区志愿服务
  • 有机之旅,点亮农学新光
  • 有机之旅,点亮农学新光
  • 10月11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2022级农学专业的学子们,在黄锦文、程祖锌、陈选阳、高文霞四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三明市臻野生态农业
  • 10-15
  • 田间求知,绽放农学光彩
  • 田间求知,绽放农学光彩
  • 10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2022级农学专业的学子们,在黄锦文、程祖锌、陈选阳、高文霞四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福建农林大学尤溪县
  • 10-15
  • 桑榆微光·温情志愿行
  • 桑榆微光·温情志愿行
  • 10月13日上午,南充市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天使志愿服务队于青松林海养生养老中心总院开展了“温暖相伴,乐享晚年”的志愿服务活动。力行办
  • 10-14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