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队步履为笔,郑氏鲁绣绘卷(一)
发布时间:2025-01-20 阅读:
聚焦山东郑氏鲁绣,探索非遗传承创新。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鲁绣华彩,译路扬粹”实践队队员来到郑氏女红刺绣艺术馆,深入探索了山东鲁绣的传承、创新与发扬之路。
了解鲁绣·保护鲁绣
山东郑氏鲁绣,以其细腻的针法和丰富的图案,展现了中华民族女性的智慧与勤劳。实践队队员走进郑氏鲁绣的发源地,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了解了鲁绣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队员发现,山东鲁绣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兴趣逐渐减弱,导致传承人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萎缩,这样一来许多手工艺人面临着生计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队员与郑氏鲁绣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传承人分享了她的学艺历程和坚守传统技艺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传承乏力的担忧。实践队队员则提出了加强立法保护、完善非遗名录体系、设立培训班和提供资金支持等建议,旨在从多个方面入手,保护山东鲁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关子萌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鲁绣华彩,译路扬粹”实践队
社会实践推荐
- 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凝聚中华民族力量
- 马本斋纪念馆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的见证,也是红色革命精神的代表。为传承中华民族红色血脉,在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传承红色基
- 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