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统计筑梦,惠民致远”实践队——立足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韵

发布时间:2025-02-04     阅读:
近日,为响应《“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统计筑梦,惠民致远”实践队成员于1月19号相聚一起,走进聊城古楼,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传播了坚守文化自信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为传承本民族文化贡献了力量。
探访木版年画,领略传统工艺之美


在聊城古楼附近的一处围墙内,实践成员们走进了东昌府区木版年画博物馆。一幅幅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的年画作品挂满了墙壁,令人目不暇接。工作人员向实践成员们详细讲解了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并邀请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现场演示了年画的印刷过程。在工作室中,老师们精心雕刻木板,每一刀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们专注地制作木版年画,从选纸、刻板、上墨到印刷,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然后将图案与线条完美融合,展现出古典与现代交织的韵味。通过这一过程,老师不仅传递了艺术之美,更让实践成员们对这项传统技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葫芦雕刻展区,感受匠心独运

紧接着,实践成员一行人来到了葫芦雕刻展区。这里展示着各式各样的葫芦雕刻作品,从精美的图案到寓意深远的文字,每一件作品都透露出匠人的独特创意和精湛技艺。实践成员一边向工作人员们了解葫芦雕刻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一边近距离欣赏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不禁被葫芦雕刻的独特魅力所吸引。
婚俗文化展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在婚俗文化博物馆,实践成员们参加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博物馆展示了七八十年代的结婚证、民国的猫枕以及精美的刺绣门帘等珍贵文物,通过实物展示和详细解说,让参与者们得以窥见不同历史时期婚俗文化的独特风貌。特别是那张泛黄的结婚证,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实践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展示让他们对婚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地契文化展区,探寻历史变迁的轨迹
最后,实践成员一行人来到了地契文化展区。这里收藏着大量珍贵的地契文献和复制品,它们记录了土地的流转和变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展示,让实践成员们得以窥见东昌府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轨迹。不少实践成员对地契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想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
传承文化,任重道远
活动过程中,实践成员们不仅参加了丰富的文化盛宴,还积极与工作人员们进行互动交流。实践成员们之间互相分享自己的文化探索经历与心得,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实践成员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了东昌府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此次活动在聊城古楼圆满落幕,但实践成员们的文化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深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立足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韵,为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温雪琰    来源:统计筑梦 惠民致远”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