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实践团志愿者们还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实体灯笼,将编程中的创意与色彩变为现实。通过亲手搭建和装饰,每个灯笼都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独特的艺术品。
童智筑星河,手工触星辰
为了激发社区儿童探索自然世界的兴趣,拓展社区儿童的科技视野,充实社区儿童的科技文化积淀,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关于太阳系的科普讲座。让孩子们从了解自然,模拟自然,学会走向探究自然、改造自然。实践团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星辰编程课,手把手辅导孩子们利用Scratch平台模拟了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轨迹,以“学一赠一”的诙谐,向孩子们科普了太阳系中各行星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志愿者们还指导孩子们还利用木制工具,搭建起立体而精致的太阳系模型,在实践中激发孩子们对天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
童心绘脸谱,妙笔传国粹
实践团志愿者们首先普及了京剧脸谱的文化渊源和艺术风格,旨在为Scratch编程量身定制一套有文化背景的编程素材和逻辑设计。为了孩子们能学好编程,始终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志愿者们可谓煞费苦心。通过任务驱动,让孩子们打造属于自己的脸谱角色。孩子们学习运用编程技巧,为角色注入生命力,实现了旋转、跳跃和变色的动态效果,使传统脸谱焕发新生。
手脑并用,把南工的职教理想发扬和传承,编程环节结束后,志愿者们辅导孩子们手握画笔,精心勾勒,将空白面具转化为色彩斑斓的脸谱艺术品。孩子们细致入微地描绘每一笔每一划,沉浸在色彩的海洋里,在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京剧脸谱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