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垃圾分类的决策部署,提高社区居民环保意识,淮北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队近日深入社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与实践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构建绿色、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分类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淮北师范大学始终秉持服务社会、回馈社区的宗旨,组织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周边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活动,助力社区环境治理。
淮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将垃圾分类纳入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淮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在2025年1月13日在寒假期间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
淮北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内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意义,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除了宣传讲解,志愿者还亲自参与到垃圾分类的实践中。他们在社区设立了垃圾分类指导站点,协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对分类不准确的行为进行现场纠正。此外,志愿者们还组织了垃圾分类小游戏、环保手工艺品制作等活动,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淮北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队结合社区实际,探索出了“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的新模式。在社区内设立了垃圾分类示范点,通过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提高了垃圾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志愿者们定期对示范点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开展。
在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显著提高,垃圾分类投放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社区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资源回收利用率不断提高,为打造绿色、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北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队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