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传承与创新的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2025-02-08     阅读: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民间艺术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河南木版年画作为其中的瑰宝,承载着中原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曲阜师范大学“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实践队队员于2月7日来到河南参与了关于河南木版年画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一场充满惊喜与感动的文化探寻之旅。
一、初闻河南木版年画,邂逅文化瑰宝
河南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时期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当时的雕版印刷技术高度发达,为木版年画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河南木版年画在题材内容、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不仅是春节期间人们装点家居、祈福纳祥的装饰品,更是一种承载着民间信仰、民俗风情和道德教化的文化载体。
在此次实践活动之前,我对河南木版年画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书本和网络资料上,那些色彩鲜艳、造型质朴的年画图片深深吸引了我。我渴望能够亲眼目睹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亲身体验其制作过程,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
二、深入年画产地,探寻技艺传承
怀着对河南木版年画的浓厚兴趣,我来到了河南木版年画的主要产地之一——朱仙镇。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以其线条粗犷豪放、色彩鲜艳明快、构图饱满匀称而闻名于世。
在朱仙镇,我拜访了多位年画艺人,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李爷爷。李爷爷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从事年画制作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走进李爷爷的工作室,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墙上挂满了一幅幅精美的木版年画,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殿堂。
李爷爷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向我详细介绍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选料、雕刻、印刷、装裱等多个环节。其中,雕刻是整个制作过程的关键环节,需要艺人具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李爷爷拿起一块刻好的木版,向我展示了上面细腻的线条和精美的图案,他说:“雕刻木版就像在创作一件艺术品,每一刀都要恰到好处,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在李爷爷的指导下,我亲自体验了木版年画的印刷过程。将一张宣纸平铺在刻好的木版上,用刷子蘸上适量的颜料,均匀地涂抹在木版上,然后用棕刷轻轻擦拭宣纸,使颜料渗透到纸张中。随着棕刷的移动,一幅色彩鲜艳的木版年画逐渐呈现在眼前,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之情。
在与李爷爷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制作工艺复杂、经济效益不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导致年画艺人青黄不接。此外,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木版年画的市场份额逐渐被压缩,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三、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市场现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河南木版年画的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我在朱仙镇及周边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我走访了当地的年画店铺、旅游景点和文化市场,与商家、游客和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调研,我发现河南木版年画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基础,但主要消费群体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对其关注度较低。在旅游市场上,河南木版年画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纪念品,受到了不少游客的青睐,但由于产品形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河南木版年画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比较有限。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首先,要加强对河南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加大对年画艺人的扶持力度,培养更多的年轻传承人;其次,要注重产品创新,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年画产品,如年画文创产品、家居装饰品等;最后,要加强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提高河南木版年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
四、走进校园社区,传播年画文化
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后期,我积极参与了河南木版年画文化的传播活动。我走进当地的校园和社区,举办了多场河南木版年画文化讲座和体验活动,向学生和居民们介绍河南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并现场指导他们制作木版年画。
在校园里,孩子们对河南木版年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围在我身边,认真聆听我讲解年画的知识,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体验制作过程。在我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画笔和刻刀,小心翼翼地创作着自己的作品,虽然他们的手法还很稚嫩,但每一幅作品都充满了童真和创意。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感到无比欣慰,我深知这些小小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中种下,未来或许会生根发芽,为河南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社区里,居民们对河南木版年画也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他们纷纷表示,以前虽然知道有木版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但对其了解并不深入,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近距离欣赏到了精美的木版年画,还亲身体验了制作过程,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一位大爷感慨地说:“这些年画承载着我们小时候的记忆,看到它们,就仿佛回到了过去。希望你们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五、实践总结与展望,传承文化使命
通过这次关于河南木版年画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对河南木版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不仅亲眼目睹了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感受到了艺人的匠心独运,还深入了解了其市场现状和传承困境,为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瑰宝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文化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传承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大民众应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关注河南木版年画等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积极参与相关的文化活动,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河南木版年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撰稿人:席家彧
实践队:“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实践队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严抓森林防火工作,筑牢新农村绿色屏障
  • 关爱老人温暖相伴
  • 关爱老人温暖相伴
  • 为更好地践行“关爱老人,温暖相伴”志愿服务活动精神,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青心逐梦,倾力乡见”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济宁市嘉
  • 02-08
  • 关爱老人温暖相伴
  • 关爱老人温暖相伴
  • 为更好地践行“关爱老人,温暖相伴”志愿服务活动精神,2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青心逐梦,倾力乡见”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济宁市嘉
  • 02-08
  • 刻纸铸龙承古韵,实践传灯启新途——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寻汀非遗实践队纪实
  • 溯源鱼灯民俗史,传承华夏技艺情
  • 溯源鱼灯民俗史,传承华夏技艺情
  • “鱼灯探源,雒韵兴扬”实践团队为溯源鱼灯民俗历史、传承华夏技艺情怀开启文化探寻之旅。他们查阅资料了解鱼灯从祭祀用品到节日符号的
  • 02-08
  • 工程梦想,筑梦未来
  • 工程梦想,筑梦未来
  • 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文灏同学赴徐州五中高三(7)班进行招生宣讲。
  • 02-08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