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怀我好音 跃我福鲤”赴福建泉州闽南文化调研团开展海洋文明介绍
Inclinado en las tardes tiro mis tristes redes a tus ojos oceánicos.
倚身在暮色里,我朝着你海洋般的双眼投掷我哀伤的网。
——聂鲁达|著 李宗荣|译
海洋,古今中外多少创作者的维纳斯。我们唇齿之间吟诵着海洋的赞美诗,却也不得不在8月24日中淌出泪水。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怀我好音 跃我福鲤”赴福建泉州闽南文化调研团成员深知触手可及的海洋啊,看似什么也没改变,却悄然改变了。
我们将目光移到所生活的城市——泉州。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海相伴,向海而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是世界遗产城市。
宋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时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景。
A veces amanezco, y hasta mi alma está húmeda.
Suena, resuena el mar lejano.
Este es un puerto.
Aquí te amo.
有时候我在清晨醒来,我的灵魂甚至还是湿的。
远远的,海洋鸣响并且发出回声。
这是一个港口,我在这里爱你。
——聂鲁达|著 李宗荣|译
泉州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人创造的海洋文明也是中国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海洋,对于泉州、对于中国、对于世界而言,意义非凡。
“中国人走向深蓝,探索未知世界,走出去请进来,泉州不是最早的,但在宋元时期是做得最成功的。”——泉州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
调研团通过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举办的相关展览,捕捉海洋精灵的在泉足迹。
“等一个自然而然的晴天
我想要带你去海边”
——《想去海边》
想去海边,感受百年前泉州港上的千帆竞发。
泉州,是宋元时期中国海船的制造中心。
当你来时,你大概会发现我。
“我是谁?”——福船
本人福船,也就是福建沿海所造木帆船的统称。“海舟以福建为上”,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帆船是我,郑和船队那艘最大的世界第一艘万吨船是我,“南海I号”是我,戚继光和郑成功在海战时重用的也是我。
1973年,在泉州湾后渚港附近,我被发现啦,这为研究古代造船、航海技术和商贸活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史学界、考古界、科技界的无价财富。
2010年11月15日,福建申报的非遗项目《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0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是谁?”——送王船
我知道大海并不总是风平浪静的。但当朝廷忌惮潜在威胁颁发“海禁”时,当地人民坚持抗争。当财富和希望的波光在“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的概率下蒙上阴影时,当一座座望夫石、姑嫂塔出现时,我也出现了。
我是送王船,也是“做好事”。这里的人们创造了我,用于祭祀不幸葬身海洋的人们。死难者家属从我这里得到慰藉,当地人民也从我这里得到鼓舞和继续一往无前的勇气。送哪位王?我可以是精忠报国的岳飞,可以是一心为民的池王爷,可以是宁死不屈的清官文士。
许多人研究我,读我与历史文化、社会伦理等的关联,争辩我是迷信还是文化,又研究了传承、旅游、性别平等、青年参与度等诸多问题。而我想,有关我的民俗仍能鼓舞人类汲取勇气,能助力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我的存在就有意义。
2020年12月19日,由中国、马来西亚联合提名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是谁?”——福建渔女
我是泉州地区妇女勤劳智慧的代表,即:惠安女、蟳埔女。
惠安女最引人注目的是就是我那“黄斗笠、花头巾、短上衣、宽筒裤、银腰链”的独特服饰,被趣称“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也被说是“行走的刺绣”。
蟳埔女如今则以“头顶上的花园”出名,也就是我的头饰“簪花围”,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我兼具实用美和艺术美,这些都与我所生长的环境有关,能让我出海捕鱼劳作等生产生活更方便。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惠安县文化馆获得“惠女服饰”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08年,蟳埔女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是谁?”——郑和在泉足迹
1405-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推动和平之旅,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航海壮举,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人口迁徙、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郑和船队在泉州留有很多足迹,这些都构成了我。
我可以是明永乐十五年(1417)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祭告行香侯的郑和行香碑:“钦差总兵太监郑和前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于此行香,望灵圣庇佑。镇抚蒲和日记立。”这是为了祈求航行平安。
关于海洋,泉州古还有“海关”市舶司,今有蔡国强的烟花“天梯”,还有更多更多……
延伸
大海无边无际,我们也将视野放宽。
潮声帆影不仅在泉州涌动,海的赐福惠及世界各地。
闽南即福建省南部的闽南地区(Hokkien)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个地级市,以及漳平市(原属古漳州府),也包括大田县部分、尤溪县部分。——百度词条
在厦门老院子,调研团欣赏到了《闽南传奇》秀,并对闽南风情和闽南海洋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调研团继续在日常中与海洋结缘。从欣赏厦门夜景的海洋之美,到品尝漳州四果汤的清新。海洋或有形或无形,熔铸在闽南人的骨子里。
尾声
元代马可·波罗撰写了《东方见闻录》,记述了“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繁荣景象。如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跻身世界遗产,本次《泉州见闻录》谱写的是海洋篇。
调研团犹记得寻访过程中在科普墙前好奇端倪的孩童,
不曾想科普墙上的可爱生灵们如今迎来了当头一棒。
守护美丽海洋,保护人类健康。
“他明白 他明白 我给不起
于是转身向大海走去”
——《山海》
泉州,调研团的活动起始点
也是调研团与众人的联系交汇点
希望调研团本篇推文能为您
了解泉州、了解闽南文化
贡献绵薄之力
若有幸,我们泉州相会
文 | “怀我好音 跃我福鲤”赴福建泉州闽南文化调研团
时间:2023-10-11 作者:大学校导网 来源:大学校导网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烟大学子: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烟育菏梦支教队是由烟台大学学生联合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旨在为东阿县的农村学校提供支教服务。我们支教队共有19名成员,其中包括2名意
- 09-22
- 烟大学子:官道驿社区支教历程
- 本实践报告旨在总结并分享支教队伍在官道驿社区为二到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支教的实践经验与成果。我们的支教队伍共有近二十人,支教时间
-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