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下午19:00,湖北医药学院急救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急救先锋”)在武汉市江岸区汉口江滩与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一同开展了“预防溺水,急救在身边”的急救知识宣讲活动。武汉市今年入梅以来的强降雨一直持续不断,多个行政区24小时累计雨量超过100毫米,汉口江滩水位迅速攀升,达到惊人的28.00米,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水位记录,更让宣传预防溺水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游客前来观摩学习急救宣讲,对于急救知识,大部分游客表示较为陌生,未进行过相关专业学习指导。本次活动校�“急救先锋”的队员们向围观的群众们讲解了:CPR的操作流程、AED的使用方法和海姆立克急救法。队员们强调:“判断三无状态是进行紧急救援的重要前提”。讲解CPR操作流程的时候,群众提出了许多的问题,如按压频率的保持,按压深度的控制,人工呼吸的方法,队员一一回答,此外,儿童对现场所布置的半身拟人模型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
图为讲解员和操作者在进行配合讲解CPR。
讲解完CPR的操作流程后,队员们鼓励围观群众上前进行实操体验。“你的动作还不够标准,来跟着我一起再做一遍。”一位上前体验的群众学着队员们刚刚教学的动作在半身拟人模型前操作着,队员们一边规范他的动作,一边指导他再规范的重复一遍CPR的操作步骤。
图为群众学着队员们在做动作。
在学习AED的使用操作中,有群众提到,目前在很多公共场所中并没有安装AED,是否还有必要学习如何使用AED。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急救先锋”的队员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的“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一句话,意思是,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公共场所覆盖率不够的AED和群众里普及率不高的急救知识,也正是“急救先锋”此次宣讲急救知识的原因,为更多的基层群众普及急救知识,对群众而言是多了一项技能,而对处于需要被急救的患者而言,这无疑是增加了他们能够及时被救援的机会。
学习到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时候,“急救先锋”的队员们将复杂的步骤简化为“石头,剪刀,布”这三个易懂的动作,并着重强调不可以对正常人进行操作。“今天从志愿者这里学到了新的急救知识,现场的指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够多多开展。”学习完海姆立克急救法后的一位年轻妈妈说道。
急救宣讲活动结束后,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向群众们普及了相关预防溺水的专业知识,并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救援装备,有遥控救援艇,救援泳圈,可伸缩救援棍等以应对各类突发情况。队员们也和群众一齐学习着新的知识,“没想到现在去救援溺水的人员能有这么多新型装备。”一位队员感叹的说道。公安局讲解员提到预防溺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不要下陌生水域进行游泳和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救援装备让预防溺水这堂课有了十足的吸引力。
图为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讲解员在为“急救先锋”队员们讲解急救装备。
人们常说“路是靠人走出来的”,没有一代代的坚持,急救知识的普及之路就不会越走越宽广。紧跟着党的“二十大”和“大学生三下乡”政策,“急救先锋”的队员们顶着炎炎夏日肯吃苦,能干实事,力争在有限的时间里去给更多的群众普及急救知识,如果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所有的殷切期望都将是浮云,所以队员们还需要加强动员能力,打好群众关系才能做好实事,助力建设健康美丽的中国。他们或许只是万千支宣讲急救知识的队伍中的一支,但却印证了那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几人的队伍将会在几百人的心中种下一颗急救知识的种子,待它慢慢发芽长大。(通讯员 邱博睿)
图为“急救先锋”队员们和群众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