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访巧手生活,寻 “守”艺之路

发布时间:2024-07-11     阅读:

访巧手生活,寻 “守”艺之路

2024年7月4日—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标本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宁国市兴宏标本厂,开展一场以“标本载文化之韵,传承传统中华文化”为目的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当地生物标本制作师傅展开采访,了解生物标本制作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代青年如何做好“守”艺人。
 

“守”艺之路,贵在坚持  

在团队成员对生物标本制作师的采访中,各位师傅各抒己见,神采飞扬地讲述自己的“守”艺之路。
在采访中,胡师傅说:“生物标本制作本质上是一个耗时费力的精细活,人往往在标本制作的后期失去耐心。有些初学者的标本处理都需要师傅们一遍又一遍的催促,更有甚者需要师傅亲自插手后续工作。”
团队队员对胡师傅的话深感认同,对于传承生物标本制作这一传统手艺,需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定不移;对于同学们的学业,也要拿出“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持之以恒。

图一  实践团对胡师傅的采访

         “守”艺之路,重在创新

在后续的展示活动中,胡师傅为团队成员演示了剥皮、皮张处理、假体填充、铁丝固定、腹部缝合、细节处理、背景和底座制作等一系列步骤。
在实践团与蒋师傅交流时,蒋师傅一阵见血地道出标本制作的关键:“似其形易,似其神难。一个高质量的动物标本,绝非‘长得像’这么简单,而是如何将标本栩栩如生”。这除了对师傅们“打铁还需自身硬”提出了要求,更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迭代提出了需求。
团队成员也对师傅们进行了“反向授课”。团队成员向各位师傅介绍了现代科技为生物标本制作提供的崭新技术手段,如电子显微镜、3D打印等,能使生物标本制作更加精细、逼真。

图二  蒋师傅制作动物标本工作照

“守”艺之路,根在初心

在活动的最后,团队成员向蒋师傅询问他“守”艺的初心,蒋师傅平静地说道:“制作动物标本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创作,更是一种生命的赋予,让动物死寂的尸体以另一种形式又活了过来。”
因为对这一岗位的热爱,蒋师傅对传承生物标本制作持之以恒,耕耘不辍。所谓“守”艺,守的不仅仅是生物标本制作这一传统技法,守的更是工匠师傅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海枯石烂”的初心。
团队成员深受触动,“选择我所喜欢的,喜欢我所选择”这句话不仅是蒋师傅固魂守心的信念,也将是团队成员今后每一次咬牙坚持的动力。

图三  实践团对蒋师傅的采访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正是像蒋师傅和胡师傅这样一代代的“守”艺人不忘初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守护民族精神家园,才使得生物标本制作这一文明画卷不减底色。在这里,团队成员的思想与师傅们的初心不断激荡,“不忘来时路”已深入实践团的灵魂。不忘初心,向阳而生;守正创新,方得始终。

图四  实践团成员体验兔子标本制作
2
图五 实践团在标本厂科普馆合照留念
图:逯彦旭
             文:赵国婧  罗士远  李子涵
 
 
 
作者:赵国婧 罗士远 李子涵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社会实践推荐
  • 走村入户访民情,深入基层听民生
  • 走村入户访民情,深入基层听民生
  • 2024年7月12日,安徽师范大学“三下乡”暑期重点团队赴舒城新四军皖西革命纪念馆艺术调研实践团队前往高峰乡文冲村对当地老人进行走访
  • 07-12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