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三下乡 红土情深,青春志远

发布时间:2024-07-13     阅读: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土情深,青春志远
为了解当地的红色文化,不忘历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7月9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红色足迹实践队来到了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烈士陵园参观学习。 
当我们踏入辉山烈士陵园,一种凝重的气息扑面而来。陵园入口处,一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那里,上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园内松柏苍翠,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先烈们在低语,向我们讲述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我们缓步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两旁是整齐排列的烈士墓碑,每一块都刻录着一个年轻生命的壮丽篇章。漫步在陵园中,我仔细端详着每一块墓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英勇无畏的烈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场景。

图为讲解员为游客介绍新四军墓碑。中国青年网通信员 肖悦 摄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他是当年战争的见证者,为我们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颤抖地回忆着那些惨烈的战斗场景和英勇牺牲的战士们。他说:“这些烈士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功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老人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烈士们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战场。他们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这些烈士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的牺牲,不仅仅是为了那个时代的胜利,更是为了后世的和平与繁荣。
 
图为讲解员为老兵在讲解抗战故事。中国青年网通信员 肖悦 摄
我站在纪念碑前,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忽而想起了自己的生活,舒适而安逸,与烈士们当年的艰苦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正是这样的对比,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也激发了我内心深处对于责任和使命的思考。烈士们之所以能够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坚持战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坚定的信仰——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让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树立坚定的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历史,忘记先烈们的付出。我们有责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从书本走向现实,从理论走向实践。它让我明白,历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前进。虽然它已经结束,但它带给我的影响将永远铭记在心中。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都会想起辉山烈士陵园中的那些英烈们,想起他们的英勇和坚定,从而激励自己勇往直前!(通信员 肖悦)
 
作者:肖悦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社会实践推荐
  • 红色经典阅读分享会在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
  • “画”出色彩,“扭”出精彩——湘信院学子暑期三下乡
  • 西华学子三下乡——防范电信诈骗,守牢安全底线
  • 网防同行——计信学院赴芜湖市“夕阳e路,智在指尖”本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