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稻香蟹肥,共绘绿色农业新篇章: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稻蟹共生生态养殖探索之旅

发布时间:2024-07-14     阅读:

稻香蟹肥,共绘绿色农业新篇章: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稻蟹共生生态养殖探索之旅

在乡村振兴的浩荡春风中,一种名为“稻蟹共生”的生态农业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多地蓬勃兴起,成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2024年盛夏时节,7月13日,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怀揣着对农业科技的热爱与对乡村振兴的深情,踏上了前往重庆市酉阳县桃坡村的征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稻蟹共生”专题调研活动,旨在深度剖析这一创新模式的现状与挑战,携手当地共绘稻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在桃坡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服务团成员与指导教师龙涛在村副支书陈长波的引领下,深入“稻蟹共生”产业基地,亲眼见证了这一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生动实践。面对从山东烟台引进的先进模式在本地遇到的“水土不服”——水质水温调控难题、水草生长乏力、水稻与螃蟹间的微妙平衡被打破等挑战,服务团成员没有退缩,而是迅速行动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开启了实地调研与问题剖析之旅。

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严谨的数据分析,服务团成员精准把脉,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高温酷暑之下,不耐热的水草凋零,螃蟹觅食习性改变,部分个体甚至侵扰水稻,威胁到粮食生产的安全与品质;同时,水质水温的波动也严重制约了螃蟹的生长速度与品质提升。针对这些难题,服务团成员集思广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解决方案:

  1. 精细化水质管理:建立定期水质监测机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水温调控措施,如在低温期实施保温措施,高温时搭建遮阳设施,确保水质水温处于最佳养殖区间。

  2. 科学水草养护:实施水草合理密植策略,加强日常管理,及时清除老化、腐烂的水草,促进水草更新换代,为螃蟹提供优质的栖息与觅食环境,同时维护水质清洁。

  3. 强化养殖监管与投喂:优化投喂计划,确保螃蟹获得充足且营养均衡的食物来源,减少其对水稻的依赖与破坏;同时,加强养殖过程的监管力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这些建议不仅体现了服务团成员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敏锐的洞察力,更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心系农村、服务农业的责任与担当。在听取了服务团的建议后,桃坡村副支书陈长波深受感动,对服务团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表示了高度赞扬与诚挚感谢。

此次“稻蟹共生”调研活动,不仅是“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精彩篇章。未来,服务团将继续秉持初心与使命,用青春和智慧为农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作者:邱俊洪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培启润”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团
社会实践推荐
  • “青衿志”突击队为珍珠的历史渊源与加工做直播
  • “青衿志”突击队分享珍珠的历史渊源与加工
  • 关心民生,服务农村--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就石家村农业发
  • 社区携手,家庭咨询——共筑心理防线
  • 河海学子探访常州溧阳上沛区采访纪实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