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广东建院薪火寻迹实践队

    广东建院薪火寻迹实践队
  • 隶属院校: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 实践地区:广东
  • 指导老师:李宜珊 张建文 王伟明
  • 团队队长:黄泽璇
  • 团队成员:林昕瑶 陈芝仪 曾雨婷 卢晨艳 杨德智 林嘉雯 黄炀鑫
  • 发布时间:2024-08-10
  • 浏览次数150
团队展示介绍
暑期三下乡“潮州陶瓷遇到三下乡:感受泥土与火焰的艺术”
——广东建院薪火寻迹实践队走进枫溪镇
鸟语蝉鸣,灿烂明媚,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7月30日,广东建院市政与交通学院薪火寻迹实践队怀揣着激情与梦想,前往享有“中国瓷都”的潮州市枫溪镇开展了主题为“寻迹非遗文化,领略瓷器风采”的潮瓷文化实践调研活动,用青春书写乡村实践故事,探索以非遗文化振兴乡村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绽放青春光彩。回忆过往的时光,我们珍视每一个当下,用笔记录下这份难得的经历。
活动期间,在市政与交通学院党支部书记邱梓荣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潮州市三博陶瓷科技有限公司,并与陶瓷厂陈经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接着陈经理带我们参观了瓷器生产的整个基本流程,了解了瓷器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基本环节,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了解,队员们对陶瓷的生产流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信靠龙窑,和传统古老的烧窑技术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同时也在现场观摩了老师傅们制作大缸的过程。看着老师傅们汗如雨下,心里颇有感触。龙窑技艺非遗传承人邢小卫,在陶瓷制作及龙窑技艺传承方面有着深厚造诣和贡献。邢小卫是信靠龙窑的第二代当家人,该龙窑是潮州市仅剩的一条龙窑,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制陶技艺,还积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邢师傅认为陶瓷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赋予了陶瓷生命性。他认为陶瓷与人生有着相似之处,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对于他而言,传承龙窑技艺不仅是历史的重任和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荣幸和使命。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一传统技艺得以存在并发光发热。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到我们的非遗技艺。用青春的热情,为陶瓷开辟一条发展道路,让他们通向更加遥远的地方,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潮瓷的魅力。


随后我们还拜访了手拉朱泥壶的传承人邱晓青先生,看着满屋的朱泥壶,造型独特,色泽温润,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古老的故事。朱泥壶不仅是一件实用的茶具,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每一把朱泥壶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是作为茶具使用还是作为艺术品收藏,朱泥壶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队员与邱晓青先生就手拉朱泥壶的发展展开了交流,从他们的对话中,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到手拉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当前非遗传承所面临的一些挑战。通过此次走访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需要不断地宣传和推广,才能让这项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所关注。为了更加了解潮州的陶瓷文化,我们参观了中国瓷都陈列馆,在这里收藏了潮州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精品多达6000多件,从唐宋时期的古朴典雅到近现代的精美绝伦,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潮州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在欣赏的过程中各种款式,各种形状的陶瓷尽现眼前,它的美不仅仅局限于眼前,更是需要深入地了解,品味其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和传统韵味。在这里每一件陶瓷工艺都是工匠人用汗水铸就而成,其背后更有着无法述说的艰辛。这些作品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精湛和独特的魅力。通过详细地解说和展示,向观众普及陶瓷制作技艺和相关知识,使得非遗技艺得到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传承。

下午的阳光炽热,如同大自然的热情不加掩饰地倾泻下来,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畏酷暑,在热浪中绘制着坚持与奉献的画卷。对!没错!就是我们,这一个个身影是我们的队员,正在认真地进行问卷调查,行走的人来人往的街道上,成为了夏日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就像是在向这个炎热的季节宣告:无论环境多么的艰苦,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尽管每个人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湿了,累到已经说不了话,但是依旧坚持继续完成自己手中的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让非遗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使得非遗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和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让非遗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使得非遗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的锻炼,更是青年学子与乡村的一场心灵对话。它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青春力量。以下是我们几个队员三下乡后的感受。

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我担任队长,负责规划行程、对接实践基地,并高效组织团队运作。其中,探访信靠龙窑之行尤为难忘,古窑的沧桑见证了非遗文化的璀璨,与传承人的交流,让我深受启迪,领略了文化的深厚底蕴。次日,行程紧凑且烈日炎炎,但团队热情不減,于实践中磨砺意志,展现了非凡的团队精神。此次活动不仅强化了我对社会实践价值的认识,更促使我在学习与成长中收获满满,与队员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共同蜕变为更加默契的伙伴。我坚信,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们共同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卓越。
——队长黄泽璇
在潮州,我透过镜头触摸陶瓷的灵魂,感受匠人的温度。每一件作品,都是时光与手艺的交织,让我深刻体会到陶瓷不仅是器物,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摄影,让我与潮州瓷器的美妙相遇。
——摄影组曾雨婷
对我来说,这次三下乡是一次难得而又宝贵的经历,它让我从书本和校园中走了出来,切切实实地走进社会,走进农村,感受到了潮州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当地人的淳朴和善良,他们用最质朴的方式欢迎着我们,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短短的几天时间,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最让我感触的是看到老一辈人,把自己大半辈的时间都投入到了陶瓷的制作中,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埋头苦干坚持了下来,正是由于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的非遗传承之路才会越走越远。我相信,在未来,当我回想起这次经历,它会激励我勇敢地面对各种挑战,让我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推文组卢晨艳
此次三下乡之行,深入潮州陶瓷之乡,使我深感震撼。古朴窑火中孕育的不仅是精美瓷艺,更是世代匠心的传承与坚守。每一件瓷器背后,都藏着匠人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热爱。此行不仅让我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我对保护非遗、传承技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总结组陈芝仪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团队推荐
网站统计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