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星火仁化”基层服务实践团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星火仁化”基层服务实践团
  • 隶属院校: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实践地区:广东
  • 指导老师:李运兰、钟凯龙
  • 团队队长:王炽彪
  • 团队成员:王炽彪 胡思彤 曾俊源 胡佳 黄素玲 李泽纯 冯佩雅 邹庚霖 阮江民 罗利敏 钟毅芳
  • 发布时间:2024-08-14
  • 浏览次数
团队展示介绍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助力千年恩村焕发“新”活力
 
8月12日,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星火仁化”基层服务实践团前往中国传统村落、革命老区村——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恩村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赋能广东“百千万工程”,助力千年恩村焕发“新”活力。
留得住的“乡愁”是恩村人的“新”浪漫
恩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东北部,整体座西朝东,背靠后龙山、一江恩溪绕村而过,从空中俯瞰,恩村便像南燕归翔。这方水土滋养了这座千年古村,一砖一瓦尽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不错,我们都是蒙恬的后人”,在恩村村委会门前,该村村委会副主任蒙秀鹏正在讲述恩村的历史演变,“我们村拥有千年文化底蕴,有很多建筑,历经多年仍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在蒙秀鹏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了蒙氏家庙、蒙氏宗祠、德志祠、世科祠、关帝庙等古宗祠庙宇
在保存较为完整的世科祠前,蒙秀鹏指了指悬挂于大门正上方的牌匾,“同学们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吗?”语音刚落,实践队员们来不及思考,附近的孩童便高声答道:“叔侄亚魁”!蒙秀鹏说,恩村自古以来秉承着“耕读兴家”的祖训,“叔侄亚魁”“一门三进士”等佳话流传至今,激励着一代代恩村人勤俭修身,进取拼搏。
一路走去,实践队员们还探访了以古民居改造而成的恩村村史馆、古驿道、古码头、古城堡等传统建筑,它们屹立在恩溪之畔,留住了世代恩村人沉甸甸的“乡愁”。
如今,恩村已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和广东省古村落,“一步踏千年”在这里成为“现实”。如何进一步保护传统建筑、破解“发展与保护”难题、讲好千年古村的故事,是恩村必须解决的问题。实践团队将聚焦新媒体推介、保护知识宣讲、恩村精神凝练等方面,为古村落的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百千万工程”赋能恩村激发“新”动能
崭新的柏油路从村口延伸至村中心,荷花池里盛放的荷花、恩溪西岸的杨柳和红梅、葱绿的古树、路边的“四小园”、村民庭院的花草……恩村随处可见花红柳绿,是绿美广东在恩村的生动实践。
人居环境的改善与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让居民更有获得感。近年来,恩村通过环境整治、村规民约、科学规划、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等,让水更清、山更绿。“这几年变化很大,住得更舒服了,环境好大家都好”,外出谋生的恩村村民蒙先生一家从顺德回来,带孩子回家乡度过暑假,“如果可能,希望能回到恩村发展”,蒙先生对村里的文旅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我们希望规模种植狐狸尾,这里的气候很适宜”,蒙秀鹏指着眼前的一株狐狸尾,向实践队员介绍其观赏价值、药物价值和经济价值。漫步在恩溪古树公园,蒙秀鹏规划着带领村民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切实壮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的就业,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恩村现已建成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和韶关市文明村。实践团队将依托专业优势,在法治宣传、禁毒宣传、环境治理、基础教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切实为恩村振兴聚势赋能。
传承红色基因擦亮恩村“新”名片
恩村不仅是古村落,更是革命老区,邓小平、彭德怀、李明瑞、谭甫仁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恩村留下光辉足迹。
大革命时期恩村农运迅猛发展,很快农会便组织起来,会址开始设在恩村的世科祠,后因恩村设有伪警察所不便开展活动,改址到水东冲头祠堂。红旗卷起农奴戟,先后有22个自然村的贫苦农民参加农会组织。
红军长征期间,恩村是红军的休整地和后勤保障点,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蒙秀鹏介绍,铜鼓岭战役中红军牺牲140多人,受伤的红军战士被送到恩村村委会细河仔村小组蒙氏广德堂临时救治站医治,战斗结束后,有些战士因伤势过重,牺牲在恩村,至今恩村还有多处红军墓。
恩村红色革命遗址群包括世科祠、蒙氏家庙、昆寿公祠、德志祠等红军长征活动地,还有上门红军桥、马岭红军桥、细河仔红军临时救助站、红军长征古驿道等旧(遗)址。
“我们将依托‘传统村落+红色研学’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擦亮恩村的红色名片”,蒙秀鹏说,恩村将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行动自觉,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血脉精神,让红色成为恩村发展的鲜明底色。
“我们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同学们深度挖掘恩村的红色资源,助力恩村讲好红色故事”,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团队指导老师李运兰介绍,实践团队将开设演讲与口才、国护教育等特色课程,协助当地打造“小小红色讲解员队伍”。团队指导老师钟凯龙介绍,实践队员还将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录制红色网络微课,让恩村的红色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弘扬。
据了解,该团队将在城口镇、恩村村、黄屋村等地开展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开展基础教育帮扶、支农支教、普法宣传、禁毒宣传、环境治理、绿美乡村讲座、爱国主义教育等,接续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团队推荐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