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舂春

发布时间:2024-09-20     阅读:
  “春梦了无痕”。
  
  梦,稀松朦胧,可从梦境里走出来的“舂春”二字,在脑子里却依然清新。只因她的别致,她的诗意、她的美,就叫我带着“她”,离开了梦的惺忪直走进这清晨的亮光里来了。梦,总是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最是难得美梦留。
  
  “舂春”,是一个“词”吗?好像不是,其有“定义”吗?好像没有。“情人眼里出西施”,西施什么模样?没有人见过。有情人的眼睛,就是那一见钟情,是那一种喜欢、那一种感觉。
  
  “布谷飞飞劝早耕,
  
  舂锄扑扑趁春晴”。
  
  这不就是“舂春”吗?!
  
  “舂春”,是晨曦中牵着耕牛走过村边小河上的小桥,是暮色里扛着犁耙返回炊烟升起的小村。
  
  “舂春”,是双手在编织一条七彩的缎绵,是巧手在绘制一幅美丽的画图。
  
  “舂春”,是春天里的耕云播雨,是在张罗一个希望的季节。
  
  舂,是一种动作,舂,是一种劳作。舂米踏碓,一种很是消耗体能的纯力气活儿。
  
  老家故居“大厝林”是一座大宅院,住着同宗同姓的多户人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了。院内有一间“碓米间”为各房子孙共用。春节临近,家家户户舂米粉,蒸年糕。这段时间,“舂舂舂”的舂米声自“碓间”里不断传出,从白天响到夜晚。这是各家在轮流使用“舂米房”,白日里出去讨生活的人家,就在夜里“舂粉”。
  
  “一年辛苦到腊中,
  
  舂米碓杵运成风。”
  
  那长长的碓木杆,在脚力及体重的作用下高高抬起又重重落下去,一声又一声,老石臼被砸得一阵一阵地颤抖。“舂舂”声里,孩子们不知大人的辛苦,童心里只盼着香甜的滋味。家贫家富,这年庆都是孩子的欢乐。舂米声在老家祖屋的碓间里延绵“舂”响了两百多年,碓房里不知舂出过多少人间的烟火,石臼里不知舀出了多少生活的况味。那个编织得细细密密的筛子筛了又筛,那细细白白的米粉漏下一层又一层,那千层糕、甜米粿蒸了又蒸,一代又一代人在这里生活、生生不息。
  
  “腰镰卷黄云,
  
  踏碓舂白玉。”
  
  春华秋实,碓机“欸乃”声声,舂米声一遍遍在传递着人们的忙碌与对生活的执着。舂啊舂,大人从孩子的欢声里得到了宽慰,孩子的身上有着未来,辛苦里还有着盼头。舂啊舂,舂新米,煮新炊,“舂”的是一种心愿,“炊”的是一份心情。舂啊舂,一家家、一户户,从舂房里端出来的是日子,捧着的是希望。
  
  春天又来了!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舂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多美的画意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舂春”,这“臼”承接着春日,多美的诗情啊!
作者:大学生网报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文学推荐
  • 贾鲁河浮雕——昔日风光
  • 位于郑州西南航海西路北侧的贾鲁河段,河中有一个波光粼粼的小湖,湖岸有一座青砖黛瓦的两层别致小楼,小湖被层层叠叠的石板坝拦截。
  • 09-21
  • 舂春
  • 梦,稀松朦胧,可从梦境里走出来的“舂春”二字,在脑子里却依然清新。
  • 09-20
  • 胖四娘
  • 靠卖油糯米饭起家的胖四娘,在贞丰餐饮业内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 09-20
  • 赶圩
  • 当年,日军不仅对抵抗的中国军队进行血腥屠杀,也对手无寸铁的黎民百姓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
  • 09-20
  • 永不消逝的年味
  • 我的故乡有清澈的河,有宽广的田野,有连绵的青山,有更美的翠竹。青山翠竹中,有错落有致的院落。
  • 09-20
  • 雪中遐思
  • 又是一场大雪,从早上飞舞到晚上,降落在初春的大地上。地面的角角落落都被洁白的雪覆盖了。
  • 09-20
  • 秋花赞
  • 中秋时节,金风送爽,五彩缤纷,赏心悦目,景色宜人。
  • 09-20
  • 温暖的阳光
  • 人说道:母亲在,家就在,儿女就有归宿和向往。我的家别样温馨,是一个洒满温暖阳光的幸福乐园。
  • 09-20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