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正确的决定

    2024-09-28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1928年4月,朱德将军率领的湘南起义队伍与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岗山顺利会师。自此,朱德与毛泽东二人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合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朱毛曾一度成为了红军的代名词。他晚年曾这样评价毛主席:“在很多重大事情上,毛主席的很多决定总是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甚至有很多人反对,但是事情过后,实践证明他总是对的。”
       1935年3月10号凌晨一点,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向军委发来一份“万急”电报,建议“野战军应向打鼓新场前进,消灭驻在西安寨、打鼓新场、三重堰之敌。”基于当时的多种有利条件,林彪、聂荣臻二人建议攻击打鼓新场。朱德也认为攻占打鼓新场有利于中央红军拓展川滇黔边根据地,而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毛泽东则认为不能打,双方意见形成了僵持。在此时刻,党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为此,每天召集高级领导人会议进行讨论。毛主席针对强敌环饲、立足于红军跳出敌军包围圈的大局,再次陈述了自己的意见和依据:一是红军经过艰苦转战,,红军的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二是打鼓新场附近敌军实力雄厚,红军拼不起;三是战斗一旦发起,如果不能迅速结束战斗而反被敌人粘住,恐怕就很难撤退。会议从早上开到了夜里,面对愈来愈多的众多领导人的反对,为了阻止攻打打鼓新场,毛主席不惜以辞职来进行反对。他说:“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司令部政委,既要我负责,又不听我的,我不干好了!”最终经过表决,撤掉了毛泽东的职位。后来毛泽东依据事实半夜提马灯到周恩来那里,叫他把命令暂时晚一点发,周恩来同意了,又一同前往劝说朱德同志。第二天又召开了会议,这才同意停止攻打打鼓新场。
       最后事实证明,就像朱德同志说的那样,毛泽东同志是对的。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高度保持了战略头脑的清醒,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将自身利益置身于外,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文学推荐
  • 老人
  • 这篇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上海街头一位老人的孤独身影。小说巧妙地利用繁华都市与老人孤独身影的对比,突显了老人的独特性和内心的沧
  • 07-31
  • 明天
  • 在贪官污吏横行-时的那一瞬间
  • 07-30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