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湖北学子三下乡:我行沼泽泥泞路,独留风雨灌山河!

发布时间:2024-07-23     阅读:
《三下乡咸宁感悟》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我有幸参与了“三下乡”活动,走进了咸宁这片充满魅力与生机的土地。此次经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人生的记忆长河中,熠熠生辉。咸宁,这座山水相依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迎接了我们这群怀揣梦想与热情的青年。当我踏入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清新的空气、郁郁葱葱的山峦和淳朴的民风,让我瞬间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宁静与温暖。
   在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深入农村,与当地的农民朋友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他们勤劳朴实的品质深深打动了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自己的双手耕耘着土地,为家庭和社会默默奉献。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中却闪烁着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了解到了农村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如农业技术的滞后、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单一等。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积极寻求改变,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懂得了奋斗的价值。
  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义务支教、科技普及和文化宣传等。在义务支教的课堂上,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我动容。他们积极回答问题,对新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我竭尽全力地传授给他们所学的知识,希望能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激发他们走出大山、追求梦想的勇气。看到孩子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满足,也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意义。
  此外,科技普及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科技创新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向农民朋友们介绍了最新的农业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拓宽销售渠道。文化宣传活动则让我领略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和民俗展览,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上了咸宁的特色文化。
  在这次实践中,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现代化。人才振兴是核心,要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投身农村建设,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文化振兴是灵魂,要保护和传承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生态振兴是基础,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组织振兴是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我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更让我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希望。它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应当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为农村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同时,它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那就是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咸宁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成长的历练。我将永远铭记这段宝贵的经历,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砥砺前行。
作者:方逸敏    来源:湖北咸宁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校园新闻推荐
  •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暑期“三下乡”|荣耀薪火相传,光辉精神永继
  • 为爱上色,知行团队播撒教育之光
  • 为爱上色,知行团队播撒教育之光
  • 七月,烈日炎炎,兰州大学知行兰韵支教团队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踏上了前往偏远乡村的支教之旅。他们在“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
  • 08-01
  • 江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院暑期三下乡手工折纸课——探寻折纸艺术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