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历史长河,品即墨柳腔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8日电通讯员 郭启乐)为更好地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发现中国文化之美,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寻脉柳腔”社会实践团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探寻柳腔奥秘,开启他们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经过充分的讨论,形成了寻找非遗传承人——跟随传承人脚步学习——自己表演实践的文化调研步骤。调研组积极开展青岛非遗博物馆、即墨柳腔艺术中心的线下参观调研和演员、戏迷专访,并以创意文创产品和新媒体运营策划为突破口,探索即墨柳腔的创新性传播之路。

观历史长河,品柳腔渊源

在出发前往即墨艺术中心之前,实践团成员们聚在一起对柳腔文化进行深入的交流。他们相互探讨,表达自己的看法,对柳腔的发展做了详细的了解。即墨柳腔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从山东境内广泛流传的“本肘鼓”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源于即墨西部的沽河流域,流行于胶东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初闻柳腔戏,一曲醉人心

为更好地传承柳腔文化、近距离感受柳腔文化,实践团来到即墨艺术中心,领略一场戏曲文化盛宴。初听柳腔,实践团成员们便沉醉于演员们甜美悦耳的唱腔、委婉响亮的嗓音、娴熟精湛的演技,切实感受到即墨柳腔的艺术之美;再观排练,实践团成员和剧团表演人员对话,感受他们平时的训练氛围,了解他们对柳腔的热爱与痴迷,深度挖掘即墨柳腔表演地域扩大化、受众层次广泛化的内在原因。
实践团成员到达的时候,剧团的演员正在艺术中心的舞台上排练。“五、六、七、八”的压腿口号,使得他们胸口中也澎湃起热潮。他们还见到了柳腔国家级代表性人物传承人——袁玲老师。此时的她正在舞台上教柳腔剧团的青年演员们,舞台上的袁玲老师风华绝代,对柳腔的痴迷与追求使她达到忘我的地步,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实践团成员们的心。

追随前人路,实践出真知

实践团成员通过观摩即墨柳腔的现场表演,已经了解了柳腔的表演技巧和风格特点,紧接着便换上特定的服装尝试模仿和学习表演,他们选定经典曲目《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练习表演,通过这个经典曲目掌握即墨柳腔的演唱技巧和表演风格。这包括了学习柳腔的旋律、节奏、唱腔、吐字等方面的技巧,他们请教表演团的青年演员们,和演员们一起完成曲目表演,对柳腔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整个表演过程,实践团成员们既紧张又充满期待,他们学到的不仅是传承百年而渊源的非遗文化,更是一代又一代“柳腔人”的坚守与初心。“在贫苦的旧时代,它是即墨人民主要的精神食粮,它的产生体现出即墨地区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为中国的戏曲历史增添了闪光的一页。而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它是我们民族的印记,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记得回头看......”青年表演团的成员说道。

反思此行硕果,再品柳腔风韵

在返回的旅途中,实践团成员们对此次研学做了整理反思,他们深刻分析柳腔发展现状,剖析柳腔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对其发展作出展望。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即墨柳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与时代精神。而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地域性较强的柳腔知名度较低,文化传承需要寻找新的方向,文化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通过本次研学,实践团成员聆听了令人惊羡的柳腔桥段,与传承人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自己也深入其中感受柳腔风韵,感受到地方戏剧的活态传承,更积极投入到实践,为柳腔的创新性传播建言献策。朝着柳腔文化“出圈”的目标更进一步,实践团成员们也将以线上调研的形式完善研学成果,留住声音,留住戏韵。但是,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大众的想法多种多样,为收集更多人的心声,让更多人为柳腔传承献出宝贵意见,实践团成员也在网上发起“寻脉柳腔说说看”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柳腔文化仍在传播,“寻脉柳腔”实践团也依旧走在探寻的路上......
 
时间:2024-02-21 作者:郭启乐 来源:大学校导网 关注:
校园新闻推荐
  •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八次青年政治理论学习
  • “倾心助学,倾力筑梦”——校团委举办泉州市烟草公司
  • 怀感恩之心 践青衿之志
  • 怀感恩之心 践青衿之志
  • 为了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引导大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计算机学院萤火虫义工站于11月23日至25日举办了“感恩于心,回报于行
  • 01-02
  •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召开2024届国金系毕业论文、就业、
大学校导网©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