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州学院,青春有千万种写法
晨光初透时,图书馆阶梯上已响起奔赴书海的足音;暮色四合后,草坪上跃动的音符与荧光棒汇成青春星河——在泰州学院,大学生活是一幅由求知、创造与烟火气共同织就的斑斓长卷。
一、学海:知识的栖居地
踏入校园中轴线,安定广场与尚文水台沉淀着千年书院的文化基因。图书馆如知识灯塔矗立,三面环水,七层空间藏书150万册。这里不仅是思想的容器,更是灵感的孵化场:电子阅览室、视听室、休闲服务区错落分布,氤氲书香中,有跨越古今的对话,也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协奏。
教学楼的U形围合设计暗喻开放包容的治学态度。英语课堂采用分层教学,辅导员组织帮扶小组;信息技术与口语训练中,“强弱搭配”激发协作力量。当考试周临近,自习室化身奋斗者的战场——“晨光熹微,桌前早已坐满学子;夜色阑珊,室内依旧灯火通明”。琴房、实验室、水墨画室成为专业探索的延伸,艺术楼两层的琴房在期末甚至“恨不得睡在那里”。
二、青春:永不落幕的舞台
校园的活力在社团中绽放:辩论社的思维交锋、摄影协会的镜头叙事、街舞社的动感节拍……35个社团编织着多元兴趣网络。春夜草坪音乐节是最盛大的青春仪式——摇滚、民谣、流行乐穿透暮色,星空为幕,草地为席,荧光棒划破黑暗,歌声携着年轻的热望升腾。
科技文化节则彰显学术与情怀的交融。舞台上,音乐学院用音律诠释“美的探索”,机电工程学院以工匠模型传递坚守;舞台下,学生用舞蹈演绎国泰民安,用歌声唱响家国理想。这些活动早已超越娱乐本身,成为“阳光学工”体系构建思政引领的鲜活载体。
三、烟火:栖居处的温度
宿舍区升腾着最浓的生活气息。四人间上床下桌是标准配置,GHI栋新宿舍的独立卫浴与ABC栋的公共浴室各有拥趸。高层电梯的“错峰运行”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开学日行李长龙中,辅导员在电梯外“围成一圈安抚被困学生”的画面已成温情传统。
下楼即是生活圈:飞牛超市的货架堆满零食,奶茶店飘散甜香,菜鸟驿站的快递如山堆积。食堂与南理工泰科院共享,一食堂二楼的小炒镬气十足,二食堂小马家盖浇面热气蒸腾。约15元饱腹的亲民物价,让“外卖十元起送”成为可能。出校门更见繁华:打车7分钟抵万达广场,十二元可达金鹰天地,海底捞的热闹、电影院的光影、古街的灯火,织就校外生活的万花筒。
四、成长:面向未来的锚点
生涯探索的旅程在嘉年华活动中启航。2024年秋,4000余名新生持《生涯成长手册》穿梭于“兴趣学堂”“胜任力对对碰”等十项体验中。秘书学专业的殷芸燕在此厘清表达能力的短板;生物制药的张珂瑜则称活动如“旷野中的轨道”,让迷茫有了方向坐标。更深层的滋养来自“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图书角、泰院精神窗构建“沉浸式育人生态圈”;职业发展中心、心灵驿站则形成“问题反馈-精准服务-成长反哺”的闭环,让教育真正抵达生活场域。
当生涯嘉年华的手册写满规划,当琴房最后一个音符消逝在深夜,当宿舍楼的电梯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泰州学院的每一天都在平凡中积蓄着改变的力量。这里不是终点,而是无数可能性的原点:在图书馆的晨光与草地的星光之间,青春终将找到它千万种写法中最动人的一行。
泰州济川东路的梧桐叶落了又生,
而每个穿行其下的年轻身影,
都在用脚步丈量自己与世界之间的距离。
大学生活推荐
- 走进非遗·匠心传承
- 2025年7月10日,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非遗寻迹”社会实践团携手苏州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实践团走进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开启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