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安的初秋长袖,到南昌的盛夏热浪,这趟跨越千里的求学路,我走对了。”2025年8月30日,刚抵达南昌火车站的陕西学子,回忆起两年前填报志愿的决定,依然难掩笃定。
我与南昌的缘分,始于两位亲人的影响。在深圳工作的姑姑,结识了来自南昌的姑父。尽管姑父因工作繁忙,平日里难得与家人相聚,但他身上展现出的专业能力与南方人的处事风格,让我对南方城市产生了最初的好奇。而在南昌读研的姐姐,更通过家人的转述,让“南昌”这个名字频繁出现在我的生活与学习中,城市的独特风貌渐渐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
填报志愿时,身边人曾多次劝我慎重——西安本地高校众多,且南昌的气候、饮食习惯与陕西差异显著。但我始终坚持将南昌作为第一选择:“别人口中的南昌再好或再特别,都不如自己亲身体验。”
初到南昌,这座“英雄城”便给了我一个深刻的“下马威”。如今再次回忆起开学初的场景,我仍清晰地记得从凉爽的西安出发,抵达时被南昌的高温“包围”的惊喜与不适,也记得无数人问我“为何跑这么远读书”时,自己心中未改的坚定。
两年时光里,我逐渐融入这座城市。从好奇民俗风情,到爱上校园里的一花一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南昌包容的城市气质,让我再次愈发确认当初的选择无误。“这里是高中时光的终点,更是我逐梦的起点。”
谈及未来,我坦言或许会在毕业后回到陕西,但南昌永远是我心中特殊的存在,这里承载着我的本科生涯。“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不为别的,只为重温这段在英雄城的青春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