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科普与资助并行,点亮乡村学子求知路

    2025-07-24    阅读:
    来源:大学生网报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如何为乡村孩子打开知识之窗、点亮逐梦之路?6月30日,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材化聚力映朝阳,资助筑梦绘新篇”三下乡实践团,走进乡村小学,以“科普赋能 + 资助筑梦”的双重行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长课堂,用青春力量激活乡村教育“一池春水”。

  科普课堂:把专业知识变成童趣魔法

“大家看,这两种液体混合,会发生什么神奇变化?”实践团成员手持实验器材,在讲台上开启“科学魔法秀”。依托材料与化工专业特色,他们精选“会变色的液体”“冒泡的小秘密”等化学小实验,将酸碱反应、气体生成等晦涩原理,转化为直观有趣的互动体验。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理解,成员们特意准备卡通道具、编创顺口溜 。讲解“溶解现象”时,用“小盐粒跳进水,悄悄藏起来”的童趣描述,配合透明水杯演示,瞬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堂上,孩子们围在实验桌旁,眼睛瞪得滚圆,随着实验现象惊呼、欢笑,原本安静的教室,变成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科学乐园。

  除了化学实验,实践团还拓展科学小知识模块。用简易模型讲解“火箭升天的力量”,结合生活案例科普“为什么夏天会下雨”,把天文、气象等知识融入趣味故事,让孩子们在“听故事”中跨学科学习,逐步搭建起对科学世界的认知框架。

  资助宣讲:传递求学路上的温暖希望

  在点亮科学梦想的同时,实践团不忘传递“教育公平”的温暖火种。成员们结合乡村孩子实际需求,开展资助政策宣讲,从助学贷款的申请流程,到助学金的覆盖范围,用接地气的方言、真实的励志案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勾勒“求学无忧”的成长路径。

  “哥哥姐姐说,好好读书,国家会帮我们圆大学梦!”听完宣讲,三年级学生小雨(化名)眼中闪着光。实践团特意准备“资助政策明白卡”,把关键信息简化成漫画流程图,方便孩子们带回家与家长分享。同时,设置“梦想树洞”环节,鼓励孩子写下求学困惑与心愿,后续将一对一跟进解答,持续为他们扫清成长障碍。

  双向奔赴:让知识与希望双向生长

  课堂上,孩子们清澈的眼神里满是好奇与专注,抢着举手回答“为什么醋和小苏打会冒泡”,追着成员问“大学的实验室是不是更有趣” 。欢声笑语中,知识的种子悄然播撒,资助政策的温暖缓缓流淌,更让实践团成员收获满满感动。

“原本担心专业知识太枯燥,没想到孩子们这么感兴趣!”实践团成员小李感慨。这场活动,不仅为乡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更实现了“双向赋能”—— 孩子们收获知识与希望,实践团也在与乡村孩子的互动中,读懂教育的温度与责任。

  教育振兴的路上,每一次知识传递、每一份政策宣讲,都是点亮希望的星火。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三下乡实践团以专业为笔、爱心为墨,在乡村小学的课堂上书写“科普 + 资助”的育人篇章,让知识的光芒与梦想的力量,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也为乡村教育振兴探索着“青春助力”的新路径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活推荐
  • 走进非遗·匠心传承
  • 2025年7月10日,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非遗寻迹”社会实践团携手苏州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实践团走进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开启
  • 07-26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