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内卷焦虑:大学生的心理调控之道
“室友凌晨两点还在刷题”“同学刚大二就拿到大厂实习offer”……当下,内卷的浪潮席卷大学校园,学业竞争、实习比拼、评优压力层层叠加,让不少大学生陷入“越努力越焦虑”的困境。其实,化解内卷焦虑无需“对抗”,学会科学的心理调控,才能在喧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直面焦虑,先给“比较心”按下暂停键。很多时候,焦虑源于无意义的攀比:看到别人考证书,自己就盲目跟风;听到同学规划留学,就慌了阵脚。这时不妨做一次“自我梳理”:拿出纸笔写下自己的兴趣方向和长期目标,比如“未来想从事新媒体行业,需要提升文案与运营能力”,再对照目标筛选有用信息——与其纠结“别人考了多少证”,不如专注“我需要补哪些短板”。当注意力从“和他人比较”转向“为自己成长”,焦虑便会悄悄退去。
缓解焦虑,用“小行动”替代“大焦虑”。面对“期末考高分”“拿到好实习”这类大目标,很容易因“差距过大”感到无力。可以试试“目标拆解法”:把“期末考好”拆成“每周整理3章笔记”“每天做10道练习题”;将“找实习”细化为“本周修改简历”“下周投递3家目标公司”。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看一部电影、吃一顿美食。这些具体的行动能带来“掌控感”,而“掌控感”正是对抗焦虑的关键——当你看着任务清单逐一打勾,会发现“焦虑”在实干中慢慢消散。
最后,别忘了给心灵“留白”。内卷之下,很多大学生把日程排得满满当当,却忘了休息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每天留20分钟做“正念练习”: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专注感受呼吸,把思绪拉回当下;周末约朋友爬一次山、逛一次公园,在自然中放松身心。适当的休息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让心灵充电,以更清醒的状态面对挑战。
内卷的世界或许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盲目跟风,不纠结于他人的节奏,用理性梳理目标,用行动化解焦虑,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收获从容与成长,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大学生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