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00后大学生成为传统文化新“传人”
当古老的“非遗”技艺遇上青春的创造力,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本学期,我校与市文化馆联合推出的“非遗进校园”公选课成为了校园里的“爆款”课程。剪纸、漆器、木版年画等多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了大学课堂,吸引了众多学生争相选修。
在木版年画的课堂上,省级传承人正手把手地指导学生雕刻版样、调试水墨。同学们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逐渐熟练掌握技巧,最后独立完成一幅幅充满个人创意的年画作品时,脸上无不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以前觉得这些传统艺术离我们很遥远,现在亲手体验后,才真正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匠心与智慧。我们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它。”课程学员举着自己的作品说道。
教务处表示,开设此类课程旨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年学生心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增强文化自信,让“非遗”在校园里焕发新的生机。
大学生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