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的传统性继承与现代性创新
发布时间:2025-05-19 阅读:
摘要:对鲁迅先生进行认识和了解,主要对其小说的传统性继承与现代性创新的特点进行了解,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鲁迅先生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鲁迅 传统性继承 现代性创新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毛泽东曾给予鲁迅高大的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鲁迅思想之可贵,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中,他不但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在此基础上还有了现代性的创新,那么我们就从其小说谈起。
作为新文化的主要倡导者,鲁迅先生并没有全盘否定旧文化,相反的是他对那些值得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发扬。鲁迅先生能够很好地将神话故事、传说或者史书记载运用到其创作的作品当中去,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的《故事新编》,例如《理水》中引用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来表达了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的歌颂;《非攻》中用墨子的口说道“你们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从而来借古讽今,紧跟时代步伐提倡真实的仁义道德;《补天》《奔月》《铸剑》这三篇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复仇精神......中国经历来了数千年的专制宗法制度,当时统治者却推行愚昧主义、愚弱国民,人民精神麻痹病态,认定自己的奴隶地位和悲惨命运这样的现实,鲁迅先生对传统的思想文化的宣扬是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的。除此之外,我们也能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感受到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其创作的《社戏》将绍兴的戏剧文化作为社会背景具体地展示给了大众,他还将年画文化融入自己的小说中,这样也是对音乐和美术这两方面的传统文化进行的一次很好的继承。
与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相比,其现代性的创新更为显著。从思想上来讲,鲁迅先生更加提倡的是“立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路人,鲁迅先生将启蒙思想融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希望借此来改变当时社会人民思想麻痹不思进取的局面。从其小说的艺术风格来讲,鲁迅先生摒弃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般扭扭捏捏的叙述方式。鲁迅先生更加主张文字简练单纯(用“白描”的手法),不加渲染烘托,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其文笔的直言不讳,文章情节发展的顺其自然,情感表达的直爽豪放。从文学创作来讲,鲁迅先生提倡白话文,努力做到“让听得到的人听懂作者写的文章,让看得到文章的人看得到作者写的文章”。其《狂人日记》的发表,让新文化运动从新诗引领风骚转而为白话小说的全面介入,强有力地抨击了“四千年历史”,认为其无疑就是“吃人”二字。
无论是鲁迅小说的传统型继承,还是其现代性创新,它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其宗旨只有一个:整顿人民思想,挽救这个看似已经绝望的国家。事实证明,鲁迅先生给当时混沌的时代带来了希望,引领人们走向一条正确的道路。鲁迅先生的小说便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直到今日,鲁迅先生都是人民尊敬的对象。
作者:王涵 许吴卿 来源:大学生网报
大学学习推荐
- 有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
- 诚信勤劳乃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是未来民族的希望,应当严于律己,积极参加劳动。
- 05-19
- 开展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
- 05-19
-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活动总结
- 这是一个应该被记住的夏天,也是一段应该被长存的记忆。带着激动的心情,怀着对三下乡的期待,我们开启了此次实践活动。
- 05-19
- 2025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 今年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日子早已远扬,同学们感触良深,在这次社会实践中不断经受锻炼,在短暂日子里,让大家难以忘怀。
-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