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荣兴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文明无不是在文化繁荣中孕育的。相反,历史上无数衰落的文明也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凋敝。中华民族从近代人民蒙难、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屈辱和劫难中走来,从文化上迷失自我、不知何从的文化境地走来,只有在文化繁荣中获得先进的思想指引,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才能为民族复兴大业提供强大精神支持。
为进一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传媒学院学生积极践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初心使命,由摄影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共10位同学组成了“艺韵传承”实践团,前往南京六朝博物馆进行研学学习,并发挥专业特色对“只此中国色·青”特展和六朝博物馆展览进行文化宣传片拍摄,践行南艺”四美四育“育人理念,弘扬“文之美”,做美的“传承者”。
一、活动背景
南京六朝博物馆作为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鉴赏于一体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六朝历史背景和丰富的展品吸引了众多游客与爱好者。博物馆通过大量的文物、艺术品、历史遗迹等展品,全面展示了六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六朝历史画卷。
【穿越千年,邂逅青之雅韵】
六朝博物映青晖,古韵今风共一扉。
玉润青瓷凝碧水,墨浓山水绘翠微。
青衫飘逸云中舞,翠竹摇曳月下归。
只此青色传千古,中华文化永生辉。
在六朝古都的深邃历史中,一抹青色悄然绽放,它不仅是色彩的演绎,更是文化的传承。此次南京六朝博物馆还筹备了“只此中国色—青”特览,汇集了众多珍贵文物,从温润如玉的青瓷,到清新脱俗的青绿山水,再到庄重典雅的青色服饰,每一件展品都是对“青”这一色彩的极致诠释。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古人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的体现。
二、活动过程 在参观南京六朝博物馆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在拍摄过程中注重观察展品的细节和特点,力求捕捉到展品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同时关注馆内的环境和氛围,希望能依托静态地表达使被摄者与展品之间的特定角度体现两者之间的互动,增强作品的共情能力,呈现出更加鲜活、真实的画面。
在拍摄博物馆时,为保证拍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清晰度,更好地捕捉展品的细节和特点,团队选择了佳能的85定和28-70变焦镜头,采用逆光拍摄等手法,在突出展品轮廓和质感的同时,注意观察光线走向,选择最佳光线条件进行拍摄;同时视频拍摄也采用了对称构图、过肩镜头、希区柯克变焦等多种构图技巧,力求画面更和谐;在后期剪辑过程中,通过对ROG格式、高光、阴影等参数的调整,加入了大众更乐于接受的滤镜和剪辑手法(如蒙太奇),让作品变得更加精致生动。
三、活动产出
此次“艺韵传承”实践团研学之旅共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文化创作,一组拍研学的实践素材,一组拍《只此中国色青》特展的宣传片作为艺术创作,还有一组是负责拍文物的照片和场馆照片来做文创作品。
此次活动共产出《只此中国色·青》特展的宣传短片1部、南京六朝博物馆宣传短片1部,南京主题明信片20张,2025南京主题定制台历1个。
《只此中国色·青》特展宣传片以团队作品投稿于2024“苏团青媒”培育计划“水韵江苏”青年旅行推荐管高校选拔赛,目前团队已晋级,团队成员已进入“苏团青媒”训练营。


20张明信片包含六朝博物馆摄影系列文创明信片作品5张,同时衍生创作原创南京明信片15张,其中包含原创手绘风景和摄影作品。

定制台历基于南京部分地标的摄影作品进行创作,选取了12张横向摄影作品来作为台历每个月的封面,并最终制作出实物。
四、理解与感悟 通过对南京六朝博物馆的参观和拍摄,“艺韵传承”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深刻体会到了六朝博物馆存在的实际意义和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作为新时代青年,更是有所感悟,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
传媒学院摄影系许沁怡: 在欣赏这些艺术瑰宝的同时,我深刻意识到文化传承的艰巨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承给后人的重任。六朝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文化传承的伟大事业中去,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传媒学院摄影系许畅: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我被那些精美的文物深深吸引。无论是青瓷的温润如玉,还是陶俑的栩栩如生,都体现了六朝时期手工业和艺术的卓越成就。这些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领悟到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历史是民族的记忆和根脉,只有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传媒学院摄影系李秀壮: 踏入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六朝的辉煌岁月。那些精美的文物、古朴的建筑,以及那精彩夺人的展厅,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让我深刻体会到六朝博物馆如同是那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着重大的文化传承使命。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我们有责任将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不能让它们在岁月中消逝。同时,我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媒学院摄影系顾易桐: 在六朝博物馆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六朝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它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
在六朝博物馆的创作中,我更加敬畏历史,珍惜当下,也期待未来能以更多元的方式,传承与发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总之,参观六朝博物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六朝文化,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文化传承的信念和决心。
【尾声将至,青韵永续】
六朝馆内色青扬,古韵今风共此章。
展品琳琅映日辉,青之雅韵绕梁长。
文化瑰宝传千古,匠心独运耀四方。
只此展览将落幕,青韵长留心不忘。
让我们带着这份记忆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青色的美丽与智慧永远闪耀在中华大地上,让这只属于中国的独特韵味继续前进,让文化自信走深走实,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自己的一份南艺力量。
文字|许沁怡 顾易桐
图片|虞嘉伟 许畅 许沁怡 毛成翼 张皓凯 李秀壮 徐静怡
编辑|
校对|虞嘉伟
审核|王诗坤 恽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