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团成员助农直播后合照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供图)
近日,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心力‘綦’聚暖基层,语译中华润民生”基层服务实践团去到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开展“助农采摘+直播推广”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以直播间为载体的农产品宣传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加速农产品的线上流通与品牌建设,通过切实有效的行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力量,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活动中,实践团跟随中华村周书记来到綦江枳壳产业园,园区负责人喻总向实践团细致讲解了种植区的布局情况以及采摘枳壳时的注意事项。培训过后,实践团成员分为多个小组在不同区域进行采摘工作。除此之外,实践团在主流媒体平台上开设了直播间,对枳壳的生长环境、药用功效及入药方式进行了全方位推介。直播活动反响热烈,大大提升了枳壳的知名度。园主喻先生对实践团的努力表示感谢,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合作机会,共同推动枳壳这一传统中药材的现代化发展,让更多人受益于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同时实践团自发搜集并学习了大量有关枳壳的相关知识,并在直播互动环节设置提问环节,以便为观众解疑答惑。有网友提问到,为何枳壳与水果橘子外表相似,这一提问引起观众的广泛好奇。主持人表示枳壳虽似橘子,但实非同一品种。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綦江特色中药材枳壳的了解和认同。
下一步,实践团将深入探索直播助农模式,逐步将外语优势融入到助农宣传中,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充分利用现代新兴媒体,用“新姿态”唱响新时代乡村振兴“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