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青春舞台燃动涟水河畔,红色沃土演绎“行走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6-30     阅读:

  红色剧本,花样青春。6月28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三下乡“红途寻迹·东山筑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来到湘乡蒋琬广场筹备红色情景剧《恰同学少年》,以赤诚爱国心演绎伟人不同凡响的心路历程。

  东台山下,涟水河畔,《恰同学少年》的排练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开展着。《恰同学少年》讲述了青年毛泽东在第一师范求学时,与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等同学畅游橘子洲头、谈论家国大事,并创立“新民学会”,定下“不谈琐事、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情”的“三不原则”的故事。宣讲表演团队背靠着镇湘楼和涟水河进行排练,生动的表演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游客观看。

  主创团队对这部红色情景剧可谓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6月27日,团队就曾前往青年毛泽东学习、生活了一年的东山书院调研学习,在东山书院的门房,毛泽东曾凭借一篇《言志》文章被破格接收入校;在状元桥旁,12岁的毛泽东曾写下《咏蛙》“春来我不先张口,哪个虫儿敢做声”的诗句;在书院的讲堂里,毛泽东初次读到《东山书院记》 “用能实事求是,以称雄于五大洲”,在日后成为共产党的重要思想路线。在东山书院,主创团队重走主席求学路,在切身体验中感悟青年毛泽东的所思所想,为情景剧表演积累素材。

  “参加《恰同学少年》情景剧的排练让我感触良多,”剧中饰演向警予的演员谭惠允笑着说,“向警予在青年时期就与毛泽东一同学习先进革命思想,我希望我的表演能让观众感受到当时有志青年心怀天下的思想,让观众理解:是什么让这群年轻人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主创团队相信,有了实地调研的扎实基础,配合演员的不懈努力,《恰同学少年》有能力带给观众燃与美的体验,让这部情景剧成为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恰同学少年》红色情景剧将在近日完成彩排工作,在7月上旬进行多场演出。表演团队将前往毛泽东的母校东山学校、人流量大的曾国藩诗文岛和蒋琬广场进行红色快闪汇报演出,让青年学子在沉浸式观影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洗礼,让人民群众在行走的思政课上感悟红色沃土承载的文化底蕴。一师学子将在行走中感受国情,在奋斗中增长才干,在表演中传播红色文化,让革命精神在广袤的乡村生根发芽。

  涟水河畔的排练声,是青春与历史的交响;镇湘楼前的演绎,是信念与理想的回响。从东山书院“重走主席求学路”的深切感悟,到蒋琬广场《恰同学少年》的倾情呈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红途寻迹·东山筑梦”实践团的青年们,正以脚步丈量红色沃土,用心灵体悟伟人初心。这场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在舞台上重现那段风华正茂的峥嵘岁月,更是在现实中赓续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青年毛泽东在东台山下埋下的“实事求是”思想火种,经由一代代学子的传承与实践,必将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以赤诚爱国心,在强国复兴的征程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作者:戴张凯    来源:大学生网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广陵学子赴贵人果园实践 科技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 妙笔生花绘乡村!武城院学子为照耀村添彩
  • 大学生三下乡支教纪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  ——记广州华立学院“向阳而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