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湘莲筑梦·竹教相绥实践团三下乡第三日 :追寻历史踪迹,体验非遗魅力

发布时间:2025-07-03     阅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引导青年师生扎根中国大地,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深入新农村开展实践研学和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非遗资源,湘潭大学“湘莲筑梦·竹教相绥”实践团成员在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东山侗族乡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亲身了解并体验东山侗族乡的传统文化。同时,在政府支持、民间帮扶、典范带动等多方协作下,进一步挖掘以东山侗族乡非遗蓄力、产业助力、多民族合力共助的发展新范式,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7月2日上午八点,实践团成员们从大坪村出发,坐大巴车到达东山侗族乡参与赶集与实地走访。成员首先前去参观飞山庙,了解侗族乡当地特有的传统节日——四八姑娘节。“谈及绥宁四八姑娘节的起源,不得不说关于杨黎娘的传说。”当地人自豪地说到,“杨黎娘是平定广西壮族依智高叛乱主帅杨文广的妹妹,并同兄长一起参与平反战争。在兄长遭遇牢狱之灾的时候,是她机智解围,但不幸遇难。为了纪念杨黎娘,当地人便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姑娘节。”杨黎娘身上所展示出的顽强拼搏、与人为善、聪慧过人的品质,何尝不是当地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
          随后,成员们穿过热闹的赶集市场,在路人的帮助和指引下,步行寻找到了东山民族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在馆中,陈列着的竹编文物吸引着我们的注意。东山侗族乡龙书记详细向我们讲解了竹编的历史:“在我们这边,家家户户都会有竹编制品!从装衣服、谷物的撮箕,再到背篓、摇篮,甚至是盛放食用油的油箩,都是竹子编制而成的。”我们了解到,绥宁县的竹编产业在过去广受欢迎,并且在县城北部地区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数字化产业链。但是,龙书记也遗憾地表示,由于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且竹编制品利润不高,尽管东山侗族乡的竹编非遗工艺仍然有所发展,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图为东山民族民俗博物馆图片)
         同时,龙书记还向我们介绍了东山侗族乡的“红提节”“十月节”“抬故事会”“傩戏”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体性文体活动,油茶、黑米饭、糍粑等特色美食,以及龙氏家族清明节回东山龙氏祠堂祭祖的习俗。他们唱的是民族合力大戏,谱的是乡村振兴之歌!

(图为东山民族民俗博物馆展品图片)
         在未来,“湘莲筑梦·竹教相绥”实践团将进一步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挖掘出以绥宁县东山侗族乡竹编非遗工艺为基础、产业协作为牵头,多民族共促为合力的转型路径以及目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在竹林中共奏青春之歌。
 
 
 
作者:戴静文    来源:湘潭大学金翼5·1·8团队爱心团队赴邵阳市绥宁县东山侗族乡暑期社会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湘莲筑梦·竹教相绥实践团三下乡第三日 :追寻历史踪迹,体验非遗魅力
  • 扎根石壕担使命 同心共筑振兴梦—壕Young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初探行
  • 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探三峡大坝观国之重器
  • 湘莲筑梦·竹教相绥实践团三下乡:步履不停,招生拓展课研精进
  • 武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寻峡江文明踪迹学时代精神之基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