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合肥大学实践团解码柏垫镇文旅发展:以青春视角探路乡村振兴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03     阅读:

  2025年6月27日,合肥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青春柏垫行,文旅绘新景”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抵达广德市柏垫镇开展实践的第三天,聚焦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脉络,深入走访雨燕谷生态景区、君泰山庄精品民宿、鑫龙湖度假村三大典型业态。团队以“实地调研+专业剖析”为路径,挖掘文旅运营痛点,探索发展新方向,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注入青春智慧。

生态景区调研:在自然基底中找“平衡”

  雨燕谷生态景区,翠竹繁茂、绿荫蔽日,天然生态本底是其核心竞争力。实践团队成员深入景区民宿与游览区域,重点聚焦“环境承载力与设施布局”:观察到景区在显眼位置设置游客容量提示牌,精准把控生态保护与游览体验的平衡;调研民宿时,从基础服务设施细节,到绿色康养项目开发,运用“旅游规划”专业知识,评估业态与自然环境的适配性。

  “环境优先、服务优质”的运营逻辑,让同学们明晰:生态文旅发展,需以自然为基,既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游客体验,更要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运营。团队详细记录设施布局、服务短板,为后续优化建议积累一手素材,力求让“生态牌”打得更精准、更长远。

  图为“青春柏垫行,文旅绘新景”团队在雨燕谷实地考察付静妍摄

民宿考察:借在地文化破“同质化”

  君泰山庄精品民宿,徽派建筑依山而建、融入自然肌理,是“在地文化赋能文旅”的鲜活样本。实践团队通过观察空间设计、对话运营团队,解码其差异化发展路径:围绕“长三角都市客群”需求,打造深度文化体验与宁静休憩空间;依托口碑传播与回头客资源,探索“文化+服务”的获客模式。

  调研中,团队紧扣“在地文化转化”命题:分析民宿如何将徽派建筑、地方民俗,融入客房体验与特色活动;探讨“文化元素激活”对优化客源结构、应对淡旺季的价值。结合“旅游市场营销”理论,同学们提出“深化文化体验场景”“开发在地文化衍生品”等思路,让专业知识与实践需求双向衔接,助力民宿跳出“同质化”困局。

  图为“青春柏垫行,文旅绘新景”团队在君泰山庄调研付静妍摄

度假村探访:从服务细节寻“突破”

  鑫龙湖度假村,以滨湖景观为特色,实践团队将调研聚焦“旅游服务优化”。通过梳理游客反馈、观察运营流程,发现两大核心问题:特色活动内容单一,宣传聚焦常规服务,难以形成差异化吸引力;餐饮品类丰富,但本地特色食材利用深度不足,未能充分展现在地风味。

  团队以“服务精细化”为切口,分析“活动创新”“特色餐饮开发”对提升游客体验的价值。从策划“主题化特色活动”到挖掘“食材背后的在地故事”,同学们结合“旅游服务管理”知识,为度假村优化提供青春方案,让“服务细节”成为文旅竞争力的新支点,助力其在市场中突围。

  图为“青春柏垫行,文旅绘新景”团队在鑫龙湖度假村实地调研付静妍摄

青春思辨:让专业知识“落地生根”

  三天调研,实践团队摒弃“被动记录”,以“主动解题”姿态,将专业理论融入产业调研:围绕“生态保护与开发平衡”“在地文化活化路径”“服务质量升级”等文旅发展关键命题,深度访谈从业者、采集游客数据、运用分析工具,精准识别产业痛点。

  这场“沉浸式调研”,让同学们实现双重成长:既对“旅游开发、服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有了具象化认知;更明晰“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为未来职业发展锚定“产业服务”方向。目前,团队正整合调研成果,聚焦柏垫镇文旅发展共性问题,打磨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的调研报告,力求为柏垫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此次柏垫之行,是合肥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学子“深耕产业、赋能乡村”的实践缩影。从生态景区到精品民宿,从服务细节到产业命题,青春力量正以专业视角,解码乡村文旅发展新路径,让“三下乡”成为“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成长课堂,为柏垫镇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作者:付静妍    来源:合肥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相约盛夏,情满小河 ,湘潭大学“新莲心”实践团成功举办田野展览
  • 《与“星星的孩子”共奏欢乐乐章——星星树康复中心音乐课之旅》
  • 踏垦荒与生态之路,悟“耕地”与“生态”之魂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