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在渭运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启了一场温暖人心的红色之旅。从守护村民健康的义诊现场出发,到夯实党团根基的红色阵地,我们循着党群的连心桥,走进了各位党员前辈的家中。
每推开一扇门,都遇见一段温暖的故事。他们用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为我们翻开一页页厚重的党史篇章。那些泛黄的相片、珍藏的奖章,都在诉说着永不褪色的信仰。
红色印记里的坚守与传承
赵玉珍同志所在社区整洁的巷道(郭周怡 摄) 我们走进了一个承载着岁月痕迹的老旧小区。斑驳的墙体和整洁的巷道在这里形成鲜明对比,而这变化的背后,是一位老党员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我们的前辈赵玉珍同志的身影总是最早出现在巷口。晨曦微露时,她已拿着扫帚开始一天的清扫;烈日当空时,她蹲在地上一点点铲除顽固污渍;暮色降临时,她还在整理巷角的杂物。这把用了多年的扫帚,见证了她日复一日的坚持。 他说“党员就是要带头干。”渐渐地,巷子里的居民们从观望到加入,从被动到主动。有人开始自觉维护门前卫生,有人主动栽种绿植,还有人组织起周末大扫除。一把扫帚带动了整个巷道的改变,一位党员唤醒了居民共建家园的热情。
红色记忆中的赤诚与初心
同长惠同志家中的毛泽东画像(张园 摄) 走进党员同长惠同志简朴的家中,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客厅正中央悬挂着一幅素描的毛泽东画像,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这幅珍贵的画作是他在青岛当兵时战友所赠,陪伴他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 书架上整齐陈列着《梁家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仲勋传》等红色经典,每一本都被翻阅得起了毛边,也彰显着主人对这些书籍的珍视与热爱。
红色书籍(周敏 摄) 这一切,不仅仅是家中的陈设,更是一位老党员用一生守护的赤诚初心。正如他在笔记本上所写:“红色基因不仅要珍藏在书本里,更要流淌在血脉中。”
红色薪火中的接力与绽放
李广成同志为同学们展示其与部队官兵合影(王怡婷 摄) 我们走进革命前辈李广成同志家中:李广成前辈入伍七年,原单位为中央警卫团。曾获“营级英雄模范”多次被请回原单位为部队官兵讲解爱国主义思想及模范事迹,多次在国庆期间被邀请至北京观看升旗仪式,他说道“一日从军,终身受益;一日为兵,终身是兵。”深刻诠释了属于军人的崇高品格,这样的军人品格,同样激励着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他寄予我们新时代党员要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在各自岗位上践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职业精神,力戒好高骛远,始终立足本职、埋头苦干,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彰显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党员同志们与志愿者合照(王怡婷 摄) 风旗猎猎,潮涌奔腾。在这场短暂而珍贵的交错中,我们触摸到了红色血脉的温度。当夕阳西沉,潮声渐息,我们以最诚挚的敬意告别。这不仅是次走访,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新时代的我们,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汲取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