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大学生社会实践新闻投稿平台

云程发轫赴塘垭,校地同心启新章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抵塘垭村启动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云程发轫赴塘垭校地同心启新章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抵塘垭村启动实践
2025年7月5日,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奔赴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正式开启暑期社会实践之旅。
晨光微熹,集结点已涌动着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我力气大,我多搬两箱水!”“小心,我钻进去负责放行李箱!”现场指挥声、搬运声响成一片,尽管汗水很快浸透衣衫,队员们仍动作娴熟,默契配合。仅40分钟,所有物资便装车完毕。临行前,全体队员在队旗下合影,青春面庞上跃动着对乡村实践的期待与憧憬
历经近8小时车程,队伍顺利抵达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17时,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徐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则发、塘垭村党支部书记易炳明、塘垭村驻村书记杨国胜、塘垭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海燕、徐家镇中心小学校校长廖尊位、以及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政办主任胡燕、学院辅导员老师赵建、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启动仪式上,塘垭村党支部书记易炳明率先致辞,代表全村村民向志愿服务队的到来致以热烈欢迎,并衷心祝愿“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随后,徐家镇塘垭村驻村书记杨国胜发表讲话,他将如今塘垭村现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希望队员深入基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鼓励队员们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老一辈扎根乡土的奉献精神,同时发挥青年群体的媒介优势,宣传塘垭村风土人情,以青春之力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尊位结合乡村教育现状,感谢重庆师范大学对徐家镇中心小学的教育帮扶,期望队员们用教育家精神诠释人民教师的意义与力量。
 
图为徐家镇中心小学校长廖尊位发言   陶涵摄
队员代表李昊男在发言中郑重承诺:"全体队员定会团结协作、全力以赴,力争圆满完成逸师公益爱心课堂、巫溪红色文化发掘和基层走访调研三条路线各项任务。"他表示,全体队员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实践,用专业所学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图为队员代表李昊男发言   陶涵摄
带队老师赵建强调了三下乡活动的实践意义,她提出,三下乡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基层的重要平台,希望同学们在与村民的相处中虚心学习,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展现重师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徐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则发在总结讲话中表示,镇政府将全力支持服务队的工作,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校地合作,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其次,他强调希望更多有知识、有抱负的大学的走进基层、扎根田间,用爱关怀留守儿童,用思考收获调研成果。最后,他寄语队员们在物质化快节奏时代,保持稳定的上进心,真正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传承使命,共绘新章!”仪式最后,全体队员郑重宣誓。三十双眼睛里的光,与村头新插的秧苗一同在夏阳下跃动——这无需文字书写的青春承诺,正随着山风掠过田野,飘向即将展开的实践征途。
从晨光中的物资搬运到暮色里的启动仪式,首日行程紧凑而充实,志愿服务队用行动迈出了深入乡村、服务基层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将在塘垭村用青春和汗水践行"融情夏乡"的初心,让希望在乡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记者:杨璐僮
摄影:李梦珂
 
 
作者:杨璐僮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云程发轫赴塘垭,校地同心启新章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
  • 五载奔赴,终续新章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暑期“三下
  • 七彩之路筑梦苗乡,童心飞扬大坪村落
大学生网报©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10258号-8